人生无常,世事难料。五一假期尚未消假,带状疱疹这个不速之客粗暴地潜入耳道,终于把我送进了医院。历经磨难式的住院治疗,病情持续恢复中,住院本身却留下抹不去的印迹。
经过严格的防疫检查,手提行囊,一路前行,医院还是熟悉的医院,环境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崭新的行政楼、急诊中心小鸟依人,多彩欧式的食堂人来人往,人称“黄金楼”的内科大楼富丽堂皇,顶天立地的外科大楼却是帅气逼人,山地融合的特色建筑给人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夫人介绍也好,多少次路过看到也好,都没有眼见着真实。走进病房,齐刷刷的8部电梯,无声超速,忽上忽下,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我的住院目的地是外科十七病区,卸下行囊,目测环境,宽走廊,大开间,基本两三人一间,没有了以前一窝人挤住的地方。所有的设施齐全完备,人性化的设计能轻松搞定住院生活的一切。临窗眺望,凤凰山麓、南明湖畔就在眼下,从内心说,在这样的环境设施住下,心情好病就好了一小半。
住院当天,经过病情了解观察,医生当机立断制定治疗方案,打针吃药双管齐下。肌肉注射、微泵注射、静脉注射紧急出动,餐前餐后服药紧随而来,一切井然有序。住院期间听到最多的呼叫是6床,回答最多的是自己的名字,挂针、分药、量体温、量血压,每一个动作都得报上名字、出生年月,一丝不苟,毫不松懈。护士小姐姐每天检查内务,不给留一丝乱放物品的余地。一场住院改变了在家的懒散生活方式,起床整理床铺,随时检查整理床头柜上物品放置,尽可能符合卫生要求。律己成了住院期间的必要一课。
一场说走就走的住院需要考验一个人的生活经验,吃喝拉撒日常生活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需要考虑周全,缺少一样物件就会觉得不方便,比如说住了两天胡子拉碴才发现剃须刀没有带,挂针导致嘴唇干裂发现少了唇膏。当然脸盆、肥皂等等生活用品都是在夫人支持下获得。就像打仗前方需要强有力的后勤保障支持。
家庭生活是一个系统,一个人住院就会导致整个系统运转不顺畅。91岁的老岳父本来两天去看望一次,现在因为我住院,连夫人都没有时间了。需要每天坚持看望照顾的九十多岁老父亲老母亲,只能把远在杭城的妹子招回。孙女上学的接送、作业辅导、家人的晚饭安排都只能摆停,增加了儿子媳妇的负担。系统中的一个点位暂停,却让其他模块转换了生活节奏。当然这种生活节奏的转换,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锻炼。
带状疱疹的入侵损伤了三叉神经,头部疼痛剧烈,激素的使用导致血压上压180至160震荡笼罩着整夜失眠,然而思维却是异常的活跃。小屁孩的糗事,求学的逸事,初恋的感觉,工作中的点点滴滴,生活中的片片段段,都会像雪花一样飞过,清晰而真实。住院成了记忆恢复机,更让我认识真实的自己。
5月12日上午,市区万象山的防空警报拉响,与我们住的病房近在咫尺,声音特别凄惨,我知道是全国防灾减灾日的警醒,更是为汶川地震13周年而哀鸣,灾难需要时间抚慰伤痛。在这样的日子里,看着医院人头攒动,人满为患,从内心深处祈祷所有的人一切安康。其实5月12日还是国际护士节,是国际护士理事会为纪念现代护理学科的创始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于1912年设立的节日,110周年了。其基本宗旨是倡导、继承和弘扬南丁格尔不畏艰险、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勇于献身的人道主义精神。正是因为有一群富有人道主义精神的白衣天使,使我们能够在蓝天下看到更多的美好。因此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赋七律一首,献给白衣天使。
《白衣天使赞》
熟悉高楼却久违,病床斜躺识崇威。
托盘独步燕身转,射影三针袖手挥。
细语诊闻勤问候,清言合对捷如飞。
谁家天使形神美,满院芬芳映日辉。
住院治疗是一件非常无奈的事。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人生住一两次院未必一定是坏事,可以让坏事变好事,甚至还是一种人生旅程中的精神财富。当人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当人处于痛苦的状态,就会看淡红尘凡事,看轻名利得失,就会放下一切杂念,就不会与家人朋友斤斤计较,更不会用健康换取身外之物。也就是这个时候才能真正彻悟人生,人这一生,说到底,只有健康是自己的,其它皆为身外之物,过眼云烟。现在的我已经离开医院,住院的经历难以忘怀,用文字记录下来,更是希望今后的自己能够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人生旅途的新挑战。 (市区 程丽平 6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