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城事重点

昨天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盘点百山祖国家公园 发现的新物种

  □ 记者 刘烨恒 通讯员 陈颖

  本报讯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为所有生命构建共同的未来”。百山祖国家公园作为我国17个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区域之一,是华东地区重要的基因宝库,这里生物多样性丰富,珍稀濒危物种集聚度高。近几年来,百山祖国家公园更是频繁发现新物种——

  皱盖油囊蘑

  2020年5月,从事小脆柄菇科研究的颜俊清博士跟随调查队在百山祖国家公园内发现了一朵“骨骼清奇”的小脆柄菇。最终证实,这是一个新物种,被命名为皱盖油囊蘑。这是我国首次发现有油囊蘑属分布,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大型真菌分类学杂志《MycoKeys》上。

  百山祖角蟾

  2020年6月,生物多样性调查组在百山祖国家公园开展两栖爬行动物调查时,在溪沟中发现一种叫声奇特的角蟾,后经形态学比较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初步确定其为一新物种。

  2020年12月,由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硏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联合撰写的论文在国际动物分类学权威期刊《Zookeys》上发表,因其模式产地在百山祖国家公园内,故命名百山祖角蟾(Megophrys baishanzuensis),该新物种的发现,为世界两栖动物家族增添了新成员。

  近蓝紫丝膜菌

  2021年10月,李玉院士团队与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在百山祖国家公园发现全球大型真菌新物种。在李玉院士的指导下,采用宏观特征、显微结构等传统分类学研究方法,取子实体组织提取DNA,进行基因扩增和测序,基于ITS进行系统学分析,分子系统学分析结果表明,该物种独立为一个支系,确定为全球新物种,该新种定名为近蓝紫丝膜菌(Cortinarius subsalor),新物种论文在国际权威期刊《PeerJ》发表。

  凤阳巨基叶蜂

  2016年,李泽建带领研究团队在百山祖国家公园采集标本时,在黄茅尖登山台阶的入口处发现数条叶蜂的幼虫,危害的正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鹅掌楸。2017年和2019年,他们在同一地点又分别采集到了数只成虫标本(都是雄虫)和幼虫。后经过形态学和分子手段鉴定,确定为危害鹅掌楸的新种。2022年5月,新种研究论文在中国EI收录杂志《林业科学》在线发表。这就是第1种以“凤阳山”命名的叶蜂新物种:凤阳巨基叶蜂(Megabeleses fengyangshana)。

  据介绍,除以上之外,近几年,在百山祖国家公园内还发现了丽水丽丝盖伞、百山祖多足摇蚊等新物种。逐年增多的新物种,不但丰富了百山祖国家公园的生物种类,更是百山祖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提升的佐证。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2-05-23 昨天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313721.html 1 3 盘点百山祖国家公园 发现的新物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