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雏鹰希望

  近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今秋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近年来,丽水很多学校立足实际、利用自身条件,创造性地开展劳动教育,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人,努力提高学生的劳动素质。在五一假期前后,我市各校纷纷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生活乐趣,尊重劳动的价值。

  在大自然中体验劳动乐趣

  遂昌县北界小学依托地区茶资源优势,号召全校师生走进自然,积极开展户外采茶实践活动,强化劳动教育,推动“五育并举”。

  一年级的周雨彤同学带上小箩筐,又一次跟随妈妈上山采摘茶叶。“采摘茶叶时要注意,梗要短,一芽一叶,轻采轻放。”妈妈在一旁边讲解边做示范。周雨彤边学边试,一双小手在嫩芽间翻飞,不一会儿背篓中就装满了茶叶。

  周雨彤告诉记者,周末跟妈妈采茶叶挣了10元钱,她说:“妈妈挣钱很辛苦,我很心疼妈妈,所以我要多存点,给妈妈买一顶漂亮的帽子。”

  作为丽水市劳动教育的试点学校,北界小学将劳动教育延伸至学生家庭,并分阶段分层次开展家庭劳动实践活动。一二年级要求叠衣服、整理书包学习用品;三四年级要求采摘茶叶、洗碗洗衣服;高段同学则纷纷化身“大厨”“美容师”来感恩父母。有家长说道:“自‘双减’实施以来,劳动教育实实在在落到了实处,让学生体验到了劳动的辛苦,知道挣钱的不易,这比在教室里上一堂课更有意义。”

  北界小学校长刘建强表示,劳动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将教育和劳动相结合,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下一步,学校还将整合校内外劳动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内容,鼓励学生“走出去”,让学生从不同形式的劳动中感受快乐、珍惜劳动成果,做一个有责任、有毅力、懂感恩、勇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

  日前,庆元县江滨小学在星光路土豆种植农场举办了“土豆丰收节”活动。活动现场,六年级的家长们带着320个孩子挥舞着锄头,挖的挖,捡的捡,虽然满脸汗水却掩饰不住收获的喜悦。

  挖好土豆将土豆运回学校,学生和家长穿上厨师服,戴上厨师帽,自己动手清洗、烹饪,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蒸煮,一盆盆香气扑鼻的土豆被小厨师们送到各个教室,整个校园都飘满了土豆的香味。大家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果实,感受着校园生活的美好。

  606班潘姝颖同学兴奋地说:“学校劳动基地种出来的土豆和在菜市场买的味道就是不一样,毕竟是自己用汗水浇灌大的。”

  与庆元江滨小学的同学不一样,龙泉市宝溪乡中心小学大队委组织队员到当地羊先生农场体验饲养员工作。队员们亲自喂养小动物,给小毛驴刷毛、打扫羊圈,着实体验了一把“饲养员”的日常,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在生活中增加劳动技能

  “加油!加油!”此起彼伏的呐喊声在食堂上空回响,只见桌子上一堆散乱的衣服和裤子,在小选手们的巧手下,叠成了工工整整的小方块。日前,缙云县下小溪小学开展了劳动技能大比拼活动。学校结合队员们的实际动手能力,根据年段特点设置了多种形式的比赛项目:一二年级的学生穿衣服、系鞋带、系红领巾;三四年级的学生叠衣服;五六年级的学生要修理凳子。

  其中,五六年级的学生修理凳子比赛最受大家瞩目,竞争也最激烈。观赛同学的加油声不绝于耳。参赛选手们却镇定自若,有条不紊。一张张原先螺丝掉落、“残缺不齐”的凳子,在参赛选手的努力下,一步步恢复了原来的样子。紧张激烈的比赛后,五年级的李寅博同学激动地说:“今天的比赛太激烈了,我都手痛脚酸了,但是很快乐!”

  下小溪小学的校长周来杰表示:“多年来,我们学校一直坚持开展劳动技能大比拼活动,本次活动只是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今后,我们将不断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更加适合学生特点、更加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形式。”

  在上海世外教育附属丽水市实验学校,“人人爱劳动,人人会劳动”为主题的第二届劳动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劳动展示。一年级整理课桌比赛,二年级整理书包比赛,三年级叠衣裤大比拼,四年级同学为亲人烧道菜,五年级同学自制美食、共享美食,六年级同学进行包饺子比赛。

  “在多姿多彩的劳动活动中,同学们收获了劳动的满足感、幸福感,也有效提升了各自的综合能力,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对生活的热爱。”学校大队部辅导员张斌介绍说,在五一劳动节前一周,学校围绕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的培养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同学们的参与热情高涨。

  “为外婆烧一碗生日面!”“用书信致敬在外地工作的爸爸!”“每天一起分担家务劳动”……日前,缙云县紫薇小学开展的“体验劳动乐趣 悦享幸福童年”主题活动,弘扬了劳动精神,唱响了劳动赞歌。

  同样,在五一假期,青田县油竹实验小学开展了“生活就是教育,劳动助力创现”的主题实践活动。校园大扫除、小小志愿者、劳动技能大比拼、赞美劳动者等活动让同学们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拓展了视野,增加了技能,传承了“劳动最光荣”的传统美德。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2-05-08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311349.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