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市两会特别报道

打造美丽生态 万物和谐的自然花园

  工业化带来城市繁荣,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但同样也带来了工业固体垃圾、建筑垃圾、农林废弃物、生活垃圾的快速增长,粗放的垃圾处理方式导致了土壤污染、水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无废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

  “无废城市”从生产生活的全过程入手,争取达到整个城市固体废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后充分的循环化利用、处置安全的效果,促进发展模式转型,让绿色成为城市发展的最亮底色。

  2020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并成立了工作专班,出台与之相配套的考核实施细则。对此丽水市政府于2020年7月也出台了“丽水市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其中提出2022年丽水要全域完成“无废城市”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

  “这项工作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整个工作方案非常切合实际,但目前整个工作进度不理想,整个方案的实施严重滞后。”市人大代表、浙江天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聂海波建议:把“无废城市”考核纳入市委市政府美丽丽水建设考核体系和市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重点内容,并提高考核的权项值,加大考核力度,切实推动这项工作有效落实,以推动丽水高质量绿色发展。

  丽水作为全国陆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之一以及全省唯一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试点市,物种多样性居全省之冠,有条件、也有优势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示范引领。近年来,我市已开展先行先试,制定了全国首个《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建设与评定导则》,率先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然而,从长远来看,我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仍须进一步提升。

  “生物检测预警体系尚待完善,生物保护力度仍需加强,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水平有待提高。”市政协委员、丽水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民革丽水市委会副主委(兼)王奕建议,创新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首先要推动保护监测方式创新,如数字赋能,以数字化手段提升生物多样性监测监管能力。基于动物鸣声监测技术、卫星遥感技术、激光雷达监测技术、环境DNA技术等,建立生物多样性指数标准。

  其次,要推动工作机制创新。突出顶层设计、区域管控以及资金保障等方面,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突出丽水地方特色。此外,推动转化利用模式创新,探索将生物物种丰富度纳入GEP核算,使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成为浙西南革命老区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动力源泉。

  升级美丽城乡

  打造宜居宜业的品质花园

  丽水因水得名,因水而美,因水而兴。丽水围绕“持续高质量发展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发展理念,放眼瓯江两岸“一脉三城”的城市框架即将拉开,水利发展也将面临新的使命和机遇。

  “经过多年建设,全市河湖治理成效显著,但也不同程度存在功能单一化、治理片段化等问题,系统性、景观性、生态性和亲水性不足。”市人大代表、莲都区水利局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心主任王晓霞说。

  王晓霞建议,以“瓯江河川公园”建设为重要抓手,推进瓯江山水诗路文化带建设。以瓯江大溪为发展轴,探索“河湖+村庄”模式,把水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起来,以小流域提升改造、水系连通和水美乡村建设、水土保持工程等为重点,实施丽水市南明湖岸线改造湖库综合治理,补齐丽水大溪堤防、防汛道路等防洪短板,修复生态湿地,增加河道生态性和亲水性,提高南城区块生态堤岸建设,持续改善提升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美丽河湖向幸福河湖的迭代升级,营造水与自然、社会相融合的全域幸福河湖,逐步形成“一江丝路盛景、十城秀美河川、百里滨水画卷、千村碧水”映绕的美丽花园水利景象,打造丽水特色水文化品牌,建设现代版的丽水山居图。

  近年来,寻找“网红”民宿打卡,成为很多游客必不可少的选择。在绿色发展的背景下,全市打造了一批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特色精品民宿,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增强,民宿的集聚效应和经济效应不断凸显。

  “目前,我市民宿建设还存在规模不大难以形成集聚效应、配套不全难以满足游客需求、品牌不亮难以形成竞争优势、联动不足难以形成链状发展等方面的短板。”市政协委员、青田县随心居民宿的胡峰华建议,要坚持规划引领,狠抓提速和提质。坚持服务优先,加大政策扶持。制定出台并贯彻落实民宿管理办法等相关优惠政策,扶持和激励民宿产业,安排民宿发展专项资金,通过小额贷款、贴息贷款等形式鼓励有条件的农户发展民宿,协助解决土地、房屋问题。

  胡峰华建议,要坚持与绿水青山结合,打响“丽水山居”品牌。突出“丽水山居”风情,整合各县(市、区)的旅游配套服务,坚持业态联动,助力共同富裕。此外,还需进一步强化宣传力度,打响民宿品牌。坚持全民共创,“线上线下”同发力,不断扩大中高端民宿知名度和影响力,带动中小民宿的发展,让丽水的民宿经济真正旺起来。

  培育美丽经济

  打造绿色发展的活力花园

  丽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萌发地和先行实践地。近年来,我市坚持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培育出“山”字系区域品牌,其中“丽水山居”从2015年正式提出以来,通过民间自我发展、政府大力扶持、品牌迭代升级,使得民宿成为我市崭新的金质名片。但相较好山好水的声名鹊起,我市高端品牌民宿的数量还远远不足,民宿的品质缺陷是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短板。

  “目前浙江全省有民宿近30000家,高端品牌民宿占比超过2%,丽水全市有民宿3380家,但高端品牌民宿不超过30家。”市人大代表、松阳县三都乡松庄村桃野民宿创始人孙培说,高端品牌民宿在硬件、服务、运营传播、客群品质等方面,在业内和市场都具有引领地位,会对我市现代旅游业发展带来有力推动,让乡村真正活起来,富起来。

  孙培建议,民宿作为重资产项目,需要政府牵头在投资模式、政策扶持、金融解决方案等方面探索创新和突破,为投资减负;同时民宿作为精细化操作项目,也需要政府进一步提升基础配套和服务保障,为运营解忧,以吸引更多高端品牌民宿入驻我市。

  为加快推动美丽生态转化为美丽业态,精心培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奋力打造“丽水山泉”高端水产品,全力激活“水经济”,奋力加快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作为六江之源的丽水,坐拥源头好水好资源。”市政协委员、丽水龙泉商会会长、三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陈志高表示,发展“水经济”,规划引领是龙头。加快集聚开发,壮大产业规模。加快开发更多具有鲜明地域标识度和硬核竞争力的“丽水山泉”拳头产品,创新开发高端饮用水、医用针剂、美容护肤、生物萃取、健康日化、酒水软饮料等领域的高附加值涉水产品。以“丽水山泉”为先导,探索形式多样的水产业链布局。

  其次,强化产业融合,提高利用效能。以“水质+”作为“丽水山泉”水旅融合模式,建设水工程与水文化相融合的水岸线经济,布局打造特色鲜明的水旅产品。陈志高建议,还要做强区域品牌,强化市场开拓。围绕“深耕丽水、立足浙江、辐射长三角、面向全国”的总体布局,加强“丽水山泉”优质水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宣传与保护,丰富省内销售渠道,拓展对外销售范围。

  记者 麻东君 谢佳俊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2-04-12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308923.html 1 3 打造美丽生态 万物和谐的自然花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