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吕恺
本报讯 清明假期将至,人员流动性大,祭扫、旅游、聚会等活动将明显增多,为有效控制和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切实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校园安全,昨天,市教育局就清明假期校园安全工作发布提示。
从严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各地各校按照相关文件精神,从严从紧抓好落实。师生员工原则上不出省,非必须不出市,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确需外出的要及时报备并落实个人防控措施。出省出市返校师生员工需提供48小时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查验健康码、行程卡,到校后两天内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各地各校强化校园服务供给,开放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和体育场馆等,充分保障留校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需求。
有力推进文明祭扫宣传。清明祭扫活动从简从快,鼓励采用线上祭扫、云祭扫、代为祭扫等方式,不组织、不参加集中祭扫、集体共祭等大规模祭扫活动,减少人员聚集。通过“小手拉大手”形式,积极向学生家长宣传森林防火、野外用火等知识,严禁学生野外用火,提倡无烟扫墓、文明祭祖。
强化家长履行监管职责。清明前,各级各类学校要开展一次专题安全教育,做好师生居家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电信诈骗和法治教育等,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护能力。密切家校共育,提醒家长履行好监管职责,清楚孩子去向,做好手机管理,多与子女交流沟通、谈心谈话,营造和睦、和谐、和气的家庭生活氛围,关注孩子心理健康。
常态执行值班值守制度。节日期间,各地各校要加强值班值守,严格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领导干部带班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各地各校完善清明期间的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遇到突发事件,确保果断处置、迅速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