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李煜
面对电信网络诈骗衍生出来的新手法,为了从源头遏制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高发态势,切实提高群众防诈意识和能力,景宁畲族自治县公安局积极开展“警网融合,脚印万家”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宣防百日攻坚行动。
为切实保障行动顺利进行,景宁畲族自治县公安局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推行领导挂区、中层挂片、民警(职工)辅警、网格员挂点包干实施的反诈宣传管理模式。
专项行动联合公安、街道、社区三方力量,根据城区行政规划分8个组,实行“1+1+N”模式,即由1名民警+1名乡镇(街道)干部+网格员、党员、志愿者等组成的宣传小组,通过逐门逐户的方式,深入辖区商户、居民家中,向群众介绍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及方式特点,发放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的宣传资料、手把手帮助群众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并专门制作了一批印有反诈标语的口罩和挂历,进行现场发放,新颖的宣传形式,深受群众欢迎。
行动开展两个多月来,共走访居民8557户18000余人,全县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发案率同比下降62.5%,案损同比下降73.56%,实现发案损失“双下降”,工作成效逐步显现。
“反诈宣传既要‘大水漫灌’铺天盖地,更要‘滴水浇灌’精准入脑。”英川派出所通过数据分析、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研究常见“电诈”案件诈骗手法和受害人共同特点,了解群众感兴趣的宣传内容,为易受骗群体量身定制反诈宣传方案。
以网格为单元 延伸宣传长度
英川派出所“反电诈联盟”将民警辅警网格包干区铺设至辖区每一个自然村。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脚印万家的方法,走村入户讲解电信网络诈骗常见种类、常用作案手法和特点以及识别和防范方法,手把手指导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引导群众不偏听偏信,提高识骗防骗能力,尽可能多地扩大宣传受众面。
“小喇叭,大作用”,英川派出所警车配备的喊话喇叭,不仅在烟花爆竹禁燃宣传中大显身手,更是让警车在反诈宣传中秒变“反电诈宣传车”。民警辅警在辖区各村社开展巡回宣传,加大宣传频次、延长宣传时间,特别针对老年人、妇女、个体经营者、学生等易受骗重点人群,深入开展宣传工作。
以科技为载体 筑牢宣传深度
英川派出所作为高山远山型派出所,辖区外出务工人员众多,为更好地推进反诈宣传凸显成效,民警通过建立“川小警”微信警务室,充分利用辖区网格健全的警网融合网格群,采用“人拉人,群进群”的方式将“川小警”拉入各个居民群内,通过网络的快速辐射效应,打破时空壁垒,与群众实现网上“零距离”沟通,及时向群众预警多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推送防诈宣传链接。
自“川小警”创立以来,已加入居民群53个,通过微信群层层推送防范知识链接500余条,接受防电诈宣传群众达7000余人次,最大限度让群众及时受教,有效保护群众财产安全。
2021年以来,英川派出所始终将反诈宣传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重要内容,始终坚持“抓落实、抓执行、见效果、见效率”12字方针,自开展防电诈宣传以来,英川派出所辖区已实现连续14个月未发生电信网络诈骗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