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雏鹰新闻

自制本土美食 制作投篮机器人

“双减”下的课后生活丰富又有趣

  □ 记者 吕恺 通讯员 程丽俊 朱伟侦 楼培杰

  本报讯 一个学生仅仅会读书、成绩好还不行,他还要会动手。自从“双减”政策落地后,为了有效地实施“双减”政策,也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我市各个学校在学生劳动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可是下了不少功夫。当然,学生们的可塑性也是很强的,不论是制作美食还是开展机器人制作,啥都难不倒他们。

  劳动实践课,他们DIY制作米碾粿

  日前,遂昌县妙高小学便组织了10余名少先队员来到田木居制作遂昌本土美食——米碾粿。瞧!在美食专业老师的指导下,队员们一个个争先恐后,跃跃欲试。搓团、加入馅料、包好后放置碾印磨具之中,压印、脱模成形,并将做好的米碾粿放入笼屉中,一个个步骤,大家学得有模有样,做得一丝不苟。30分钟后,一笼笼香气四溢的“米碾粿”便出炉了。

  “在‘双减’背景之下,让孩子们多参与劳动实践活动,既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又增强他们对遂昌本土风俗的了解和认识,孩子们喜欢,家长们也支持。”活动结束后,遂昌县妙高小学校长唐英宗表示,今后他们会多创造机会组织孩子们参与校外活动。

  课后服务时间,他们制作出了“投篮机器人”

  为认真落实“双减”政策,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缙云县马渡小学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机器人投篮”社团就是其中之一。

  抓取、越障、投篮……只需不到1分钟,篮球就由机器人精准识别并投掷篮筐,一个个投篮竞技机器人围绕精准投篮展开激烈角逐。近日,缙云县马渡小学“机器人投篮”社团的胡楼浩宇和胡俊翔两位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编程、搭建、操作,经过不断探索实践,制作出了“投篮机器人”和“运输机器人”。

  据介绍,机器人材料都是由学校购买的,而编程则是由老师初步完成后,学生自己经过不断实践、探索、改善实施的。一直以来,马渡小学就非常重视科技创新教育,这也成为该校的特色教育,先后开设了编程开发、科技创新、机器人投篮、无人机飞翔等科技类社团。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帮助学生学习了许多课本里学不到的经验与知识。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2-03-20 自制本土美食 制作投篮机器人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305633.html 1 3 “双减”下的课后生活丰富又有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