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田 吴昭立
据本报报道,我市的宣传部门和文化部门,开展“六讲六做大宣讲,公益电影进万家”活动。送文化大餐下乡,为人民群众放红色电影,并在放映前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及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使人们看红色经典电影的同时,又使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及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深人人心。这不但丰富了乡村群众的精神生活,又推动了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一举两得,值得点赞。
近些年来,我市的乡村群众的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对丰富精神生活的文化活动也有更多的需求。在上级宣传部门和文化部门的引领和支持下,有些乡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兴建了文化礼堂和老年活动中心、民兵之家等,并以此为载体,开展群众喜爱的文化娱乐活动。群众在节假日或在村民大会上,讲浙西南革命故事,唱起村歌,举办村晚,并开展各种“文化走亲”活动,这推动了乡村文化事业的振兴。
然而在有的偏远山村的干部只注重抓经济建设,而忽视了思想文化建设。有的村连一间像样的图书室都没有,即使有也缺少专人管理,经常铁将军把门,书报蒙上一层灰土。这些情况的存在,造成了农村文化生活的贫乏。现在乡村群众物质生活逐渐提高,若没有配套的文化生活,群众不能真正有享受生活的喜悦。
因此,在当下乡村振兴的工作中,乡村文化活动更需要振兴。要振兴乡村文化,就让群众把形式多样的活动开展起来。这需要上级宣传部门和文化部门的重视,引领和支持农村把文化活动健康地持续地开展起来。当下,我市的宣传部门及文化部门开展的送红色电影下乡,就是重视文化下乡活动的引领工作,号召更多的宣传部门、文化部门,大力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文化大餐,繁荣和推动乡村文化活动的开展。
目前,我市正在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的宣讲和学习活动。在学习和宣讲中,要重视形式的多样和活动的丰富。这样才容易被听讲者所接受。因此建议宣传部门和文化部门,经常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并以此带动乡村文化活动开展,以文艺演出、讲红色故事,张贴宣传标语、出墙报等活动方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能丰富乡村群众的精神生活,使农村干部群众焕发精神力量,为我市的乡村振兴奉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