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评论员 洪盛勇
带着前夫改嫁,两个家庭变成一个家庭,在松阳县新兴镇上安村,有这样一个“看似奇怪”的家庭,在刘豪瑾、周玉英、赵金龙三个人的共同努力下,走过一路风雨,不仅收获了家庭的幸福美满,还以家庭作为参选单位荣登“发现最美浙江人·浙江好人榜”。(据本报)
刘豪瑾、周玉英原本是夫妻,育有一女,生活平凡而幸福。2000年,在工地做木工活的刘豪瑾不慎从三楼跌落,腰部及以下再无法活动,只能依靠轮椅。苦难面前,幸福还能回来吗?是的,能。如今,周玉英与赵金龙结了婚,而刘豪瑾也作为家庭一员和他们生活在一起。目前,家里的大女儿已经毕业工作,小女儿学习也不错。“就像打仗似的,刘哥负责制定作战计划,我和玉英就负责冲锋陷阵。”赵金龙说。从最开始的2台茶叶加工机器到今天的15台,周玉英一家年收入达到十余万元,不仅还清了外债,还实现了小康生活。
幸福的生活是怎么来的?就来自面对苦难,他们仍然保有希望。从他们的努力可以看出他们都希望过上好日子,为自己也为爱的人。为此,周玉英的选择是再婚,必须带着前夫与女儿,赵金龙与周玉英结婚,实际上就把苦难转移到了自己身上,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最终选择接受周玉英的前夫和女儿。而刘豪瑾作为一个男人,不得不与自己深爱的妻子离婚,跟着他们过日子,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最终,在希望的支撑下,他们共同努力,走过纠结,走过坎坷,走向幸福。
同样是松阳,在该县赤寿乡界首村,居住着一位79岁的老人刘为朝。
刘为朝3岁时因为生病发烧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导致听力受损,进而影响到了语言能力。无法像正常人一样入学的他,并没有因此消沉。他向哥哥姐姐们借来课本进行自学,没过多久就掌握了同等的知识。
2000年,刘为朝突发中风,右边身体瘫痪。康复出院后,刘为朝再次恢复了往日的活力。原本惯用的右手动不了,他就重新学习用左手写字;右腿动不了,他就用左腿拖着右腿移动;出行不方便,他就在废报纸、老挂历上,学起了画画。从2000年至今,他没有中断过自己的创作,领悟画画带来的快乐,并在此期间创作出了界首版“清明上河图”。同样是面对苦难,显然,刘为朝的希望是做一个有用的人。在这股巨大力量推动下,他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成了如今的不平凡的人。
确实,生活往往遍布苦难。面对苦难,我们应该怎么办?是颓废,绝望,还是乐观,让希望之火不灭,熊熊燃烧?我们应该选择后者。唯有如此,我们才不至于深陷悲苦,才能踏平坎坷成大道,走回生活的正轨,走向幸福的明天。
苦难面前,愿你我希望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