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全国两会,围绕热点话题,记者连线采访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进行专业解读和深入讨论。
全国政协委员孙洁:
建议将老年人起始年龄界定为65岁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孙洁建议:将我国老年人的起始年龄界定为65岁。65岁以上人口才能享受公共养老服务资源和财政补贴,这更符合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普遍延长的现实,而且也有着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
孙洁说,很多老年人退休后成为具有劳动能力的消费人口,这是对人力资源的一大浪费。“很多60多岁的人身体健康、充满活力,应当成为我国巨大的老年人力资源。”通过开发和利用老年人力资源,使一部分有劳动能力的消费人口变为生产人口,不仅可以减少财政开支,还能为社会创造财富。
她建议,应建立专门机构和“时间银行”机制,对老年劳动力资源进行跟踪调查、统计和“时间银行”管理,推进老年人互助养老。建立老年人档案,掌握老年劳动力需求信息,疏通老年劳动力供求渠道,组织协调聘用离退休人员的工作,以提高老年人口的社会参与率。
要适时制定老年劳动政策,对老年劳动者的就业、工资福利、工作日制、退休金制等等作出一些原则规定,可以考虑在一些行业中适当延长退休年龄,逐步采用非全日制工作,或实行弹性工作制度。
全国政协委员胡卫:
35岁以上才是一个人最好的黄金年龄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府参事、上海中华职教社常务副主任胡卫提出,35岁以上的中青年是国家进步和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也是支持国家三胎政策,积极应对老龄化的关键力量。但现在的就业环境却对这个群体不是很友好。建议修订相关劳动法规、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支持中年人才职能转型、鼓励中年人才返乡建设等。
“35岁以上的中青年正值壮年,我们不能浪费宝贵的人力资源。”胡卫告诉记者,在就业市场上,多数单位将35岁作为招聘红线,40岁及以上骨干被一刀切、边缘化的情况也时有出现,人力资源浪费现象极为普遍。他举例说,不少学校、企事业单位只录用35岁以下的教师。但其实35岁以上才是一个人最好的黄金年龄,这些人才在一个行业沉淀多年,正值爆发期。
“我们要尊重劳动选择,倡导劳动权的平等。甚至有的岗位还要向有经验的人才倾斜,比如医生、教师、公务员等,都需要阅历的积累。如果清一色都是35岁以下的从业者,可能会影响队伍的质量。”
全国政协委员张俊廷:
建议第三孩免费上幼儿园
三孩政策下如何提高生育意愿,成为今年全国两会讨论的热点之一。
全国政协委员张俊廷在调研中发现,很多民营幼儿园费用相对较高,导致很多家庭顾忌经济支出而不愿多要孩子。尤其是双职工家庭,大多是把老人接过来带孩子,带一个尚可,若带两个、三个,老人就很辛苦。
如果由政府出面给生育三孩的家庭予以经济补贴,比如让第三孩免费上托儿所、幼儿园,既可减轻年轻人的育儿成本,也可缓解祖辈带孙的负担,这就会让生育者消除顾虑。
全国人大代表冯毅:
建议把幼儿、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
冯毅代表说,把幼儿教育和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能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教育条件,有效减轻困难家庭的教育负担。可以降低家庭教育成本,推广三孩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以及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最优质的基础教育,推动我国人口素质的全面提升。
因此冯毅代表建议,把幼儿教育和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同时调整学制,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采用三五三二学制。这样孩子们十六岁高中毕业,二十岁大学毕业。高中毕业后,不上大学的可以到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两年,再走向社会。
全国人大代表甘华田:
建议取消中考,实行十年义务教育
甘华田认为,走出教育“内卷”须从教育制度改革上入手,普及高中是必由之路。在制度设计上,可通过取消中考,调整课程设置与教材内容,把小学六年制改为五年制、保留初中三年制,普通高中三年制改为二年制,实施十年制义务基础教育改革。
甘华田说,取消“初升高”的遴选式考试,把学习和考试压力推迟到高中阶段,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减轻初中阶段学生升学考试压力,还能让初中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有利于青少年的整体身心健康发展。
据《都市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