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热线互动

  □ 记者 麻东君 文/图

  本报讯 3月2日下午,记者接到市民陈先生反映:在莲都区紫金街道梅岙村有一个养猪场排放污水,导致村口的池塘受到污染,臭气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记者实地采访,发现该池塘水质确实比较浑浊,随后,记者走访了该村养猪场,了解到他们已建有污水处理设施。至于池塘水将如何处理,今天上午记者联系该村村委会负责人王国华,他说,目前已经制定了池塘污水初步处理方案,将尽快安排落实治理。

  村民反映:原本清澈见底的池塘变了样

  3月3日上午,记者驱车赶往了市民陈先生反映的事发地点位于330国道旁的梅岙村。在村口,记者刚一下车,就能闻到一股异味飘了过来。根据陈先生所拍摄照片的位置,记者在村口附近找到了那口池塘。

  记者走近池塘后,发现空气中的异味愈发明显。在池塘水面,漂浮着一层浮萍,而水中则不时地冒着气泡。池塘的一些角落还有饮料瓶、包装袋等一些生活垃圾。

  “以前,这池塘的水很清,后来就变得越来越浑浊了。”附近村民胡阿姨告诉记者,她家离池塘很近,现在池塘的水越来越脏,越来越臭,晚上睡觉都不敢开窗户。而这之前,这里的池塘水清澈见底,甚至还有村民会在池塘里洗衣服。

  “现在到处都在做五水共治,怎么也没想到,我们村的池塘会变成这样。”谈到村口池塘变样,梅岙村的王师傅介绍,自己从小就在梅岙村长大,感觉村的规模虽然不大,但是环境特别优美,山清水秀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开了养猪场,污水流到这池塘里才导致的。”王师傅表示,希望记者帮忙和相关部门反映,及时处理这一问题。

  梅岙村养猪场相关负责人:建有污水处理设施

  随后,记者在村民的指引下,又驱车来到了位于梅岙村山上的养猪场,距离村口仅需三五分钟。在养猪场的入口处,记者看到有一根管道从养猪场内延伸到山沟里,此时的水量很小。因养猪场防疫要求,养猪场门口贴有“禁止入内”的警示标志。

  经过多方联系,记者找到了该养猪场的负责人王建荣。

  “我们养猪场是去年2月份左右建好的,当时花了300多万元建了污水处理系统。”王建荣介绍说,建场之初,他们就考虑到了污水环保处理的重要性,所以就特别在这一块下了功夫。现在处理1吨污水大概要花费5元的成本,他们也是为了保护环境下了血本。

  “我们污水处理设备一直开着的,所以你看到养猪场门口的管道里根本就没有污水流出来。”王建荣表示,随时欢迎相关部门的巡查,如果自己存在违规排放,愿意接受相应处罚。

  相关部门:经初步检查,未发现污水排放现象

  随后,记者将该情况反映给了丽水市生态环境局莲都分局。

  “我们也已经收到市民的举报,目前已经介入调查。”丽水市生态环境局莲都分局监察大队蔡小飞表示,收到举报后,该局工作人员已经第一时间赶赴梅岙村养猪场进行检查。经过初步检查,发现养猪场附近没有特别明显的异味,养猪场周边并未发现污水排放现象。

  蔡小飞介绍,此前,该局工作人员曾对该养猪场进行过多次巡查,对场界臭气以及场边雨水沟进行采样检测,结果均为达标。

  下一步,监察大队将继续加大力度对该养猪场进行日常巡查,一旦发现存在有违规排放的行为,将依法依规对其进行查处。

  至于梅岙村村口池塘污水的问题,记者也第一时间联系了该村村委会负责人王国华。王国华表示,将联系治水办、330国道塔下至腊口段公路改建工程施工方以及紫金街道等部门进行协商处理,尽快解决池塘污水问题。

  今天上午9点40分,记者再次联系王国华,他表示,目前已经制定了池塘污水初步处理方案,将尽快安排落实治理。

  本报还将持续关注。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2-03-09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304468.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