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莲都小伙陈焱,有着多年的健身经验,曾是上海一位健身教练。如今,他回到丽水,和朋友们创业开了一家“与众不同”的健身房,培育消费新模式,引领品质新生活。
“健身让我改变了很多,我想用最新的理念,让更多人享受健身的乐趣。”陈焱说。
健身让他克服“社恐症”
“很多人为了减肥而健身,而我选择健身的原因,则是因为想要变胖一些。”说起自己第一次接触健身时的想法,健身达人陈焱不好意思地笑了。
今年26岁的陈焱,大学在南京就读工商管理专业。“那时候刚刚进入大学,我身高180厘米,体重130多斤。”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壮,大学空闲时期,陈焱几乎都泡在了健身房里。
大学毕业后,热衷健身的陈焱在上海找到了一份健身教练的工作,以实际行动把爱好变成了职业。
“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那会儿我甚至有一些‘社恐’!”陈焱说,开始做教练后才发现,原来自己练和教别人练完全是两码事,“原本我的性格就偏内向,成为健身教练后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与学员进行有效沟通。”
“开弓没有回头箭,都已经和父母夸下海口了,怎么都不能轻易放弃。”为了克服“社恐症”,工作之余,陈焱特别去钻研了人际沟通、如何与客户交流的门道,还时不时借助上课的机会,去学习行业内前辈们的教学方法。
渐渐地,陈焱与学员们的交流越来越顺畅,愿意跟着他练的学员也慢慢变多。“能够给自己带来改变,同时还能帮助大家尽力达到目标,我觉得特别有成就感。”陈焱说。
健身房24小时开放“随到随练”
如果不是因为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或许陈焱现在仍旧在上海做着健身教练的工作。
“因为疫情,2020年春节我在丽水待了很长一段时间。”在家中闲着没事的陈焱四处寻找合适的健身房,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了家乡健身行业的“潜力”。
“当时丽水大部分健身房还是以长期会员卡为主,像我这样想要先短期体验一下的,其实是没有太多选择。”陈焱说,短期会员卡在上海、杭州等大城市里已经十分普及,但在丽水,这个市场几乎还是一块空白。
“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其中,在我看来丽水健身行业的潜力非常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健身,让陈焱产生了回家乡创业的想法,“我看中了丽水的前景,也想成为丽水成长的一部分。”
在家乡创业的火花,一直在陈焱脑海中闪动。2020年春节后,他下定了决心,向公司提交了辞职报告。接下来的时间里,陈焱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租场地、办手续、买设备,在几位年轻人的努力下,同年6月,他们的健身房在市区万地广场正式开始运营。
陈焱和伙伴们的健身房最大的特点是24小时开放。“有人喜欢在晚上加班后健身,有人喜欢在清晨锻炼。”陈焱说,24小时开放健身房,能让很多人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时间段,“在我们健身房,即使没有人,会员们可以随时刷卡进入,自助锻炼。”
此外,健身房还有种类丰富的会员卡供大家选择,“不管你想体验单次、一周、一月、一季度,都可以满足。”多样化的选择,让健身房成了不少来丽水出差的工作者、放假回家的学生等群体的“固定驻地”。
他认为家乡是“潜力股”
“现在回头来看,当时还是缺乏经验。”第一次摸索着自主创业,陈焱和伙伴们碰到了许多难题。开业初期尝到短暂的客流红利后,2020年下半年长达一百多天的冷清场面,几乎一举击溃这群创业的年轻人。
“每天来健身房的第一件事就是希望有人来,每天离开健身房时总是很失望。”陈焱说,为了创业,他和伙伴们一次性就投入了一百多万,“真怕投资就这样打水漂了。”
面对着困难局面,陈焱和伙伴们开始从自身找原因。“模式没问题,我们就继续下去。为了吸引更多人过来,我们也想办法做了许多活动。”在他们的坚持下,特点鲜明的健身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来这里健身。
“2021年春节,我们可能是整个市区唯一持续营业的健身房。我第一次发现,原来在冬天的春节假期里,还是有这么多人希望来健身房锻炼。”2021年春节的经历,更是让陈焱坚信自己的判断:丽水是健身“潜力股”!
如今,健身房已经有了数千人的会员人数,运营进入了良性发展循环,这让陈焱觉得没有辜负父母的支持:“当初他们不同意我回家创业,但在一开始还是给了我一笔启动资金。可以说,没有父母的支持,就没有健身房的今天。”
“创业初期,我们还申请了低息大学生创业贷款。”陈焱说,丽水一系列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同样助力了健身房的发展,“只要健身房健康运营,就能争取到政府补助,这也给了我们充足的信心。”
“如果条件允许,未来我们想要在丽水开更多的分店,一些与运动相关的其他类型场馆也在我们的规划当中。”陈焱说,未来,他们想传递给大家健康生活的理念,让更多人享受健身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