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面条两个鸡蛋,是我在上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初生日待遇的标配。只要到了每年的生日,我们兄弟姐妹就可享受到这样的待遇。即使在生活最困苦的时候,奶奶也会变戏法般给过生日的我们弄出一碗面条两个鸡蛋来。也正是每年都有这不凡的待遇,所以大家总是盼着自己的生日早点到来。到了生日那天,我们便会扑到奶奶怀里,凑在她的耳旁轻轻地说:“奶奶,今天是我生日。”于是,奶奶漾起满脸的笑容,用地道的温州话喃喃自语:“真快,又生日了!”
面条一般是用粮票、钱到店里买来的干面条,或是奶奶下厨,用擀面杖擀出的细细的面条。生日面条烧好后,细细的面条上铺着一个白里透黄的鸡蛋,碗底还有一个煮熟剥掉鸡蛋壳的白白圆溜溜的鸡蛋,大海碗里还衬着几张碧绿青菜叶子,香气扑鼻诱人的面汤闪着比平时稍多点的油花,还有绿绿葱花点缀。那滋味啊,真是人间绝顶美味,至今想来仍垂涎欲滴。
一碗面条两个鸡蛋,在那时的确属于很不错的享受。但这样的生日美食在当年也不是很难办到的,鸡蛋是自家的鸡产下的,那时丽水城里家家户户都养鸡,天气温暖的季节,鸡下蛋还是蛮勤快的,家里的陶罐里,经常会有鸡蛋存着。
如此美好的生日年复一年,我们既没有大操大办也没有断过一个这样有温馨亲情的生日,日子就如瓯江流水一样缓缓地幸福流淌着。
及至自己后来以知青身份到富岭公社插队落户接受再教育,恢复高考后读大学,大学毕业后到青田中学当教师,这种美好戛然而止,之后就再也没有享受过如此温馨美好的生日了。
结婚后,有了自己的家,有了可爱的女儿,脑子里只记得女儿的生日,自己的生日也就慢慢烟消云散,每年的生日我大都会忘记,偶尔有几次记住了,也是和平时一样过着安稳不变的日子,早年的生日美好似乎一去不复返。
记得那年自己59岁,女儿刚好从美国留学归来,孝顺的女儿倒是牢牢记住了我的生日,她到酒店订了两桌,将家里的亲戚都叫了过来,在我生日的那天给我办了一个盛大的生日宴。菜肴异常丰富,生日蛋糕异常精美,白酒异常香冽。酒店虽说也上了长寿面,但缺少两个有特色的鸡蛋,缺少奶奶亲手做的滋味,我内心总觉得不完美,觉得少了滋味。想想至亲的奶奶为我们做了那么多年的生日面,而从没有为她自己做过一次生日面,我心里觉得难受。现如今回忆亲爱的奶奶我豁然开朗,真的很想亲手为奶奶做上一碗同样的生日面,可挚爱的奶奶早已化为一缕青烟,飘飘渺渺远离了我们。此情此景,真是应了“子欲孝亲不待”“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啊!
待到晚上看完电视后,我一个人进入厨房,默默精心地为自己烧了一碗生日面条。碗里虽有细细精美的面条,也有白里透黄的鸡蛋,葱花青菜一应俱全,但吃着自己烧的生日面条,却无论如何品不出当年生日面的滋味。
过去的美好温馨,只留下了深沉的回忆。对亲人,对长辈,我们一定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多陪陪他们,多做点好吃的孝顺他们,给自己给亲人留下美好温馨瞬间,也让自己不留下亲情间的遗憾。
(市区 何益林 6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