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城事重点

  带着前夫改嫁,两个家庭变成一个家庭,在许多人看来似乎不可思议。在松阳,就有这样一个“看似奇怪”的家庭,在刘豪瑾、周玉英、赵金龙三个人的共同努力下,走过一路风雨,不仅收获了家庭的幸福美满,还以家庭作为参选单位荣登“发现最美浙江人·浙江好人榜”。

  近日,晚报记者走进松阳县新兴镇上安村,实地采访了周玉英一家。

  一次意外,摔出了生活的缺口

  1994年,周玉英和刘豪瑾在杭州打工时相识,几次接触下来,美丽温柔的周玉英和细心体贴的刘豪瑾互生好感,慢慢确立了恋爱关系。不久后,两人回到家乡松阳完成婚礼。

  婚后的刘豪瑾一直觉得周玉英家庭条件比自己家好很多,嫁给自己委屈了她,便将周玉英捧在手心上,不舍得让她干农活。周玉英则认为刘豪瑾心地善良,又是个手艺人,什么时候都有碗饭吃。在两个人的互相支持与理解下,家庭生活蒸蒸日上。1995年,随着女儿出生,一家人收获了更多的幸福。

  然而,当生活中的一切都向着美好进发时,意外却从天而降。2000年,因为脚下木板断裂,在工地做木工活的刘豪瑾不慎从三楼跌落,重重地摔在二楼地板上,腰椎正好撞击在工地的散乱硬物上。被紧急送往医院后,刘豪瑾虽保住性命,但腰部及以下再无法活动,只能依靠轮椅。

  “就像晴天霹雳一样,我整个人都傻掉了。”周玉英至今犹记当时的痛苦和茫然,“他是我们家的顶梁柱,他倒下了,家里收入就断了,女儿还这么小,可怎么办啊。”

  躺着的丈夫、还未上小学的女儿,生活并未给周玉英留下太多的悲伤时间。下地做农活,摆摊卖烟酒饮料、做采茶工……带着沉甸甸的责任,27岁的周玉英整理情绪,开始直面生活。

  一句“玩笑”,开出了生活的交集

  谁也不会想到,刘豪瑾、周玉英、赵金龙三个人的人生交集,竟然来自茶园里的一句“玩笑话”。

  有一次,同在茶园打工的赵金龙突然问周玉英:“姐,你就没想过再找一个伴?”周玉英笑着说道:“我找什么啊,我这样的家庭谁愿意来?”赵金龙故作轻松地说道:“我愿意呀。”周玉英愣了一下后,也只当是一句玩笑话。

  2005年,来自安徽的29岁青年赵金龙,到松阳的一家茶园打工。同在茶园工作的周玉英温柔漂亮、勤劳能干,渐渐引起了忠厚老实的赵金龙的注意。

  “结婚了”“有老公”“孩子都上小学了”……向同伴打听周玉英情况的赵金龙,完全不能相信。直到看见周玉英带着一个小女孩来茶园,赵金龙炙热的心沉了下来。

  后来,赵金龙听到周玉英“丈夫瘫痪了,女儿很小,一个人撑着全家”的消息,心中既敬佩又心疼,为了能与周玉英多一些接触,他开始帮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

  慢慢熟悉后,便有了赵金龙那看似不经意,实则无比紧张的那一问。“玩笑”过后,在赵金龙坚持付出下,周玉英渐渐感受到他的心意,赵金龙也不再压抑自己的爱,勇敢地向周玉英表白了。

  然而,周玉英提了一个让所有人都觉得很为难的条件:婚后住在刘豪瑾家,一起照顾刘豪瑾和女儿。“对他来说,肯定很难接受的,但是我答应过刘豪瑾,不管他最后怎么样,这辈子都绝不会抛下他不管。”周玉英说。

  在周玉英的预想中,赵金龙作为一个男人,而且比自己还小,肯定不会接受这样的条件。包括周玉英自己在内,所有人都没想到,赵金龙答应了。而这份承诺的背后,藏着三个人的纠结与释怀。

  一份承诺,画出了生活的同心圆

  以前四处做工养全家,现在瘫痪在床不能动,巨大转变带来的心理压力,让刘豪瑾一度变得颓废、暴躁,“玉英一个人撑着家里,很辛苦的,我既不愿意一直拖累她,又怕她走掉。”刘豪瑾说,那段时间里,他一直处在纠结中,最绝望的时候,他甚至苦苦哀求周玉英,让自己吞下安眠药,就此结束一生。

  “我们是一家人,我永远不会抛下你不管。”周玉英无数次告诉刘豪瑾。这份呵护,让刘豪瑾渐渐从绝望中走了出来,更让他明确了自己的选择,“玉英,我们离婚吧,你再去找一个好人家,我不能这么一直拖累你。”面对刘豪瑾的坚持,周玉英提出了自己的条件:改嫁可以,但必须带着刘豪瑾和女儿。

  接受了赵金龙的表白后,周玉英便找机会告诉刘豪瑾。“说实话,虽然我鼓励她再找一个,但作为一个男人,想到她这么好的老婆要嫁给别人,心里真的是很难受。”由于还未见过赵金龙,刘豪瑾还有一份担心,“玉英太善良,我就怕她被别人骗了。”

  赵金龙也有自己的纠结和担忧。纠结的是,自己还没结过婚,却要承诺照顾爱人的前夫和孩子。担忧的是,那时思想还比较落后,社会很难接受这种带着前夫和孩子改嫁的行为,背后的议论必然不绝于耳,对三个当事人和孩子,其实都是一份巨大的考验。

  对纠结的破局,是在刘豪瑾告诉周玉英“让小赵到家里坐坐”后。自此,赵金龙常常出现在刘豪瑾家中,大多是在帮周玉英干活,也不时与刘豪瑾说说话。“小赵话很少,干活很勤劳,是那种很踏实的人。”通过长期的观察和与赵金龙的多次交谈,刘豪瑾渐渐放下心来,确定这是周玉英可以依靠一生的对象,便催促着周玉英办理了离婚手续。

  2006年6月,周玉英与赵金龙正式结婚。纠结后释怀,离婚又再婚,一来一去间,三个人给生活重新画上了一个圆。

  一起努力,过出了幸福生活

  饭菜做好后,总是端到刘豪瑾床边的餐桌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通过自学,为刘豪瑾按摩推拿;挣到钱都存在刘豪瑾的账户……婚后的赵金龙,将自己最赤诚的一面展现在一家人面前,渐渐收获了包括大女儿在内的所有人的认可。

  因为赵金龙的到来,家庭的经济情况开始得到改善。“小赵付出很多,每到采茶季节,小赵和玉英两人加工茶叶,经常一忙就是一个通宵。”周玉英和赵金龙的付出,刘豪瑾看在眼里,也想为家庭尽自己的力量。“马上就要加工茶叶了,我就想着多的我做不了,就给他们做饭好了。”坐轮椅从出门买菜到最终做好饭,刘豪瑾往往一做就是三四个小时。

  根据现行政策,重残一级的刘豪瑾可以享受到低保、残疾人两项补贴等保障,年补贴额总计可达两万元。“残联的工作人员每年都会来看望好几次,像我现在躺的护理床和坐的电动轮椅,都是他们提供的。”刘豪瑾说。

  目前,家里的大女儿已经毕业工作,小女儿学习也不错,“我一直都觉得,只要家庭和谐,财气、运气就都来了,古人那句话说得好,家和万事兴。”刘豪瑾说完,与围坐在床边的周玉英和赵金龙相视一笑。

  “就像打仗似的,刘哥负责制定作战计划,我和玉英就负责冲锋陷阵。”赵金龙说。从最开始的2台茶叶加工机器到今天的15台,借着松阳茶叶交易市场这一打出去的金字招牌,周玉英一家年收入达到十余万元,不仅还清了之前为刘豪瑾治疗和盖新房欠的外债,还实现了小康生活。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2-03-02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303547.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