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漫步的那条小路,村口那棵古老的梧桐树上,一朵朵似铜铃般的梧桐花散落一地,像一只只花蝴蝶停留在路边草丛,一幅美丽的画卷延伸到我的心底。
故乡的这条小路,承载着我儿时的梦和童年最美好的时光。曾和小伙伴们在路上追赶打闹,那些欢声笑语留下一串串成长的脚步和永恒的记忆。
从记事起那条小路还是一条石子路,沿着稻田弯弯曲曲到达另一个村庄,小路的两边都种着庄稼,一道道田埂把地隔成小块,丰盛的粮食使村民们过上饿不着肚子的好日子。
最让我记忆犹新的还是春天到来的时候,小路两边的田埂上,开出一些不知名字五颜六色的小花,红的粉的紫的,俏皮地点缀着乡村的田园。不仅好看,据说有些还能拔来晒成干泡凉茶喝可以下火。
夏季的早晨和黄昏,走在熟悉的小路上,阵阵稻花香扑鼻而来,嫩绿的稻穗上,挂着串串稻花,风轻轻一吹,水面上落下星星点点,时而会被那些游来游去的小鱼嬉戏。
等到秋季的时候,稻秆早已被饱满的稻谷压弯了腰,两边的稻谷遮住了一半的路面,如果碰到下雨天,只有小心地走在正中间,才不会被稻叶上的雨水打湿裤脚。
终于冬天来临了,成熟的稻谷被收割后,路边的花草也干枯了,小路才得以宽敞起来,回归朴素的色彩。没有了虫鸣鸟叫的喧嚣,静静等待下一个春天的到来。
春夏秋冬的轮回,这条窄窄的石子路,给我留下的不仅仅是画卷般的乡愁,同时也是世世辈辈村民们走向美好生活的必经之路。不管是赶集、走亲访友还是孩子们去上学,都会留下很多难忘的足迹。
曾经那些挑着竹筐卖菜的,提着篮子卖鸡蛋的,准备去田间种蔬菜的,大家或擦身而过,或并肩而行,浓浓的乡音汇聚在乡间小路上。
记得我十来岁的时候,家里打算翻新房子,原本的小路无法通过装着砂石的板车,爸妈就跟村民们商量,讨论着如何把这条小路加宽。为了能让村民的出行更加便利,大家同心协力,东家出钱西家出力,小小的石子路升级成了石板路。
那时候是炎热的夏天,年轻力壮的乡亲们每天起早摸黑,虽然都很辛苦,但是大家都全心全意地把这条路铺得结结实实。在全村的努力下,小路焕然一新。
可是好景不长,每当遇到下雨天,路面上的泥土特别泥泞肮脏,外出也很不方便。这时村民们又商量,既然动工了何不再筹些钱铺成水泥路,一次到位。
商量后大家再次动工,运来了沙子和水泥,把这条路铺成了平平的水泥路,从此村民们回家的路就又宽又干净了。
自从铺好了水泥路,大家纷纷买了自行车,结束了进出只能步行的历史。
记得有一次,在水泥路一段斜坡上,我骑着新买的自行车滑到了路边的稻田里,那个尴尬可想而知,以至于我骑车都害怕,留下了阴影,后来每一次走到那段斜坡路都会想起这件事。
十五岁时,我跟随父母离开了家乡,过了好几年后才回来,久违了那条回家的小路!漫步在溢满稻花香的乡间小路,心中些许激动无限温暖。
再后来我出了国,又是好些年不见,家乡改造,变了模样。村民们步入了小康,生活富裕了,也不再靠田地获得粮食,米、面、肉、菜……都可以上菜市甚至网上购买。
小路也被新建的学校淹没,村里的田地所剩无几,原来的小路只剩下村口一段了。
家乡的变化使我高兴,印象中的小路依然是我美好的回忆!对于我这个从农村出来的人来说,天生对土地有一种深沉的热爱,对田园的庄稼充满无限深情。
又到了熟悉的梅雨季节,每次回家乡看望父母,我都会去走走那段小路,回忆一下当年的梧桐花,当年的石子路,当年的自己!我见证了小路的蜕变,小路也见证了我的青春。
(青田 章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