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桑榆长寿

  新春佳节,万家团聚之时,一张特殊的“合影”引发网友广泛点赞关注。照片中,浙江富阳88名志愿军老战士身着军装,胸前佩戴抗美援朝纪念章。他们平均年龄90岁左右,虽两鬓斑白却昂首挺胸、威风凛凛,精神气丝毫不减当年。

  这张珍贵的“合影”是用PS技术合成的,有网友评论“这是现代科技成果最温暖的应用”。为了完成这张照片,杭州市富阳区志愿军老兵关爱基金项目的志愿者们历时两个多月,前往16个乡镇(街道)为老战士拍摄个人军装照,再通过后期技术精心制作,让88名白发苍苍的老战友在照片中“团聚”。

  战场一别七十载,耄耋之年重“聚首”。“合影”活动发起人薛余华、摄影师何荣发与老战士们的讲述,还原了这张珍贵照片背后的动人故事。

  穿上军装

  好像穿越回硝烟岁月

  春节前夕,装裱好的一张张“合影”被陆续送往志愿军老战士家中。“太神奇了,做梦都没想到能跟战友们有张‘集体照’。”拿到照片,92岁的傅土全很惊喜,他凑近照片仔细找寻自己的位置——最后一排左起第三位。

  照片中,身着军装的傅土全挺直胸膛,咧开了嘴。他旁边紧挨着的,是曾经一起浴血奋战的战友们。战士们身后,是母亲河富春江。时空好像穿越回71年前,只是当初的热血青年已变成耄耋老人,照片背景上的富春江畔高楼大厦鳞次栉比。

  “再次穿上军装,我感觉自己还是那个热血青年。”傅土全看着照片陷入回忆,小时候他曾亲眼目睹日本侵略者的暴行,痛下决心要参军入伍保家卫国。21岁时,他如愿成为志愿军第20军58师的一名战士。

  “合影”第一排正中间,两名女战士英姿飒爽、十分显眼。88岁的牟净尧就是其中一位。“我参军时还是个16岁的小姑娘,扎着一条长长的辫子。”牟净尧告诉记者,她是志愿军第12军卫生部的一名医护兵,驻扎在防空洞内临时搭建的医疗所里救治伤员。

  “战争太残酷了,但我们的战士都很勇敢。”牟净尧记得,当时每天都有新伤员送进防空洞,有一位战士被炸掉四肢却咬着牙忍痛不吭声,许多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朝鲜……

  这张“合影”经网络传播发酵后,不少人产生好奇,为什么要大费周折通过后期技术合成这张照片?

  故事要从一年前说起。去年年初,富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区民政局联合发起成立富阳区志愿军老兵关爱基金项目,富阳区正步公益服务中心创始人、退役军人薛余华担任项目负责人。

  在日常探访中,薛余华得知不少老战士遗失了黑白军装照、入伍证等战争纪念物。“有人提出想穿上军装拍一张彩色照片,也有人说想见一见当年的老战友。” 薛余华考虑到老战士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便突发奇想,为何不给每人单独拍摄一张军装照,再后期制作一张“合影”?

  当晚,心急的薛余华拨通了富阳当地资深摄影师何荣发的电话。“虽然我和年轻的战士们素未谋面,但他们是我儿时的偶像,也是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星辰。”何荣发感慨地说,如今“群星”想圆梦,他定要出把力。第二天一早,他找到薛余华,自告奋勇接下这件意义非凡的任务。

  九死一生

  和平年代深藏功与名

  “合影”行动正式启动这天,正值2021年10月25日,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纪念日。

  当天上午,薛余华收到本地爱心企业为老战士们量身定制的“志愿军服”。午饭后,何荣发揣上相机,与薛余华等人马不停蹄赶往第一位老战士家中拍摄。

  穿上“军装”戴上“军帽”,88岁的俞官根小心翼翼地将珍藏的抗美援朝纪念章挂在身上。

  “老太婆,神气伐?”拄着拐杖的俞官根在镜头前站定,乐呵呵看着老伴。“咔嚓”,一张一个人的“合影”完成了。

  由于老战士们居住分散,身体状况不同,为了让最终的大“合影”更加真实自然,何荣发随身携带着一张手写图纸。纸上密密麻麻标注了每位战士的姓名、位置、成像角度和拍摄顺序。一个多月的奔走拍摄,留下了珍贵的影像,揭开了一段段惊心动魄的战斗经历。

  据富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统计,富阳入朝作战志愿军战士共1959人,66人牺牲在战场。其中,现存在世老战士仅80余名,在抗美援朝中荣立三等功以上的有近20人。

  经历九死一生的老英雄们,在和平年代却深藏功与名。为傅土全拍摄时,何荣发发现他几乎没有鼻梁,说话时鼻音也很重。反复询问后才得知,眼前的老人在战场上曾在美军毒气弹袭击中死里逃生。

  “当时一枚毒气弹打进防空洞,我逃出去时不小心吸了毒气,当时感觉胸闷喘不出气,没想到落下了后遗症。”傅土全说,回国后因鼻子一直发炎去医院诊治,后来通过手术取出了鼻骨。

  “他们从朝鲜战场回国后,依旧奋斗在新中国建设事业的一线,有的前去支援大西北建设,有的转业到地方成为医护人员,有的回乡从事农业生产……但他们都很低调,如果不去追问很少主动提及往事。”薛余华感慨地说,这些老英雄是我们今天幸福生活当之无愧的奠基者。

  无法起身

  老英雄在定格照片中“站”了起来

  薛余华将“合影”行动看作一场与时间比拼的竞赛。“老英雄们年事已高,我们尽量把身体状况差一点的排在前面,争取以最快速度不留遗憾地完成拍摄。”薛余华说。

  尽管前期已经做足了准备工作,拍摄中还是遇到了意料之外的状况。10月29日轮到老战士王泉元拍摄,卧病在床的他却遇到了难题——无法起身。躺在床上的他焦急地看着志愿者们,眼中满是期待。何荣发读懂了王泉元眼神中强烈的拍摄愿望,为了不留遗憾,他决定让老人躺在床上完成这张“合影”。

  一张拍摄花絮照,记录下现场的感人瞬间。照片中,王泉元已在家属的帮助下穿好“志愿军服”,床上铺着灰色的背景布。一如从前穿上军装时,他瘦削的脸上神情肃穆,双手用尽力气摆出了立正的姿势。在床的左侧,何荣发站在一张板凳上,双手举着相机对准老人。“咔嚓”声响起,老英雄在定格的照片中“站”了起来。

  拍摄过程中,老战士们不轻言放弃的精神,让志愿者们肃然起敬。

  为了让更多人认识身边的老英雄,志愿者们还将“合影”放大制成展板,在富阳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主题图片展”上进行了展出。

  “只有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 薛余华说,目前他正在与志愿者们抓紧整理老英雄们的口述史。下一步,他筹划成立“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纪念馆”,讲述战士们在朝鲜战场舍生忘死的英勇故事,让英雄精神在之江大地永流传。

  据《浙江日报》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2-02-17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301619.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