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桑榆乐活

  “在慈善事业上,我甘愿做一匹千里不卸鞍的骏马。”一句掷地有声的话语,道出一位79岁退休老人行走公益路的执着初心。

  退休前,他一路从农村基层教师成长为副校长,扎根教育岗位40年,兢兢业业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退休后,他投身公益慈善事业,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用无私大爱践行慈善人生,以实际行动感染周围人。他是温州平阳县“五老”护苗队成员、平阳中心小学退休教师黄国标。

  40年如一日

  做讲奉献的教书匠

  1942年,黄国标出生在平阳县龙河畔西门桥头一户书香之家,一家8口全靠父母亲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为解决家庭困难,每逢寒暑假,黄国标就跟着父亲上山割草打柴,挑着货郎担上山下乡叫卖……虽然年纪尚小,但那时的黄国标已扛起为家庭分忧解难的重担。

  得益于长期的劳动磨砺,黄国标自小养成了谦逊有礼的品质。上世纪60年代,还在平阳师范学校求学的黄国标,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自己节省下来的粮票无私支援农村同学。

  毕业后,黄国标走上讲台,开启40年的从教生涯。他先后在万全区榆垟小学、水亭乡斗雾山村万灵堂大队小学、昆阳镇第一小学任教。1982年9月,他调到平阳县中心小学任总务主任兼会计。工作中,他时刻把“讲奉献”当作做人做事的准则。他一边向老会计虚心请教记账业务,一边主动包揽多项后勤工作。教室玻璃坏了主动装,电灯坏了自己上手修,他把付出当作一种快乐。

  1993年,黄国标因工作出色、业务过硬被评为小学高级教师,次年被任命为平阳县中心小学副校长。40年间,他站在三尺讲台上辛勤耕耘,履行着教书育人的职责。

  花甲之年初心在

  老骥伏枥行公益

  “教书育人是我一生最崇高的职业选择,也是最大的责任担当。”黄国标说。怀着这样一份职业理想,2002年,黄国标从教师岗位退休后,到平阳县老年大学做班主任。

  2005年5月20日,平阳县老年大学成立“五老”护苗志愿队,黄国标闻讯立即加入其中,并担任副队长兼秘书长。平时,他积极参加赈灾募捐、关爱老弱病残、扶贫济困等公益活动。每年的“学雷锋见行动”“慈善一日捐”等活动,他都会捐款表心意。

  贫困学生是黄国标最关心的对象。2007年秋,平阳县桃源乡有位学习优秀的贫困生王青(化名)考上吉林大学,却因学杂费难题面临辍学。黄国标得知消息后,立刻去排摸情况,次日他就组织召开“滴水微公益圆梦微心愿”捐赠大会,并带头捐资,圆了王青的大学梦。在“五老”护苗志愿队与革命老区腾蛟龙尾小学59名学生结对活动中,黄国标还主动结对该校一名二年级的学生,对其进行资助,直至小学毕业。

  用爱心照亮

  迷途少年回家路

  2014年,黄国标受邀担任平阳县帮教协会副秘书长,并在次年担任协会党支部副书记。在责任心、事业心的驱动下,他很快熟悉帮教的工作方法。每年春节前夕,他都会给平阳籍服刑少年犯发去新春寄语。7年来,他以“常到监所看一看,常在社区走一走,常听归正人员说一说,看到有错苗头指一指,遇到困难帮一帮”为行为准则,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帮教活动。

  如今,古稀之年的黄国标依然忙碌在帮教战线上,用爱心照亮迷途少年回家路。他步履不停地续写着人生的金秋乐章: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扎根慈善,善行不止。

  据《浙江老年报》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1-12-29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295580.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