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雪亮(市直)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当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那嘹亮的童音《歌唱祖国》响起,我一下子热泪盈眶。
写下以上文字,不禁又回想起1993年9月23日,当看到电视直播里萨马兰奇宣布:北京仅以2票之差丧失2000年奥运会主办权时,我也眼里泪光闪烁。
有时不禁反思,我是一个特别感性的人吗?看国庆阅兵直播会落泪,看《我和我的祖国》等红色电影会落泪,在采访中有时也会红了眼眶,哽咽着问不出话。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当有一天读到艾青的这句诗时,我有了深深的共鸣。或许,在我心中,也一直深藏着这样一份素朴的情感吧。
万事皆由缘起。今年2月下旬的一天,丽水市作协一位领导联系我,说下期丽水文学拟出一个庆祝建党100周年的专刊,约我写一个党员人物。这激发了我的灵感:这些年,我采写了100多位本土传奇人物,其中不乏优秀党员。建党百年,可谓真正的百年一遇,何不出版一部丽水党员人物读本,作为一个普通中共党员献给党的一份礼物。
我的爷爷,生前是一位老党员;我的父亲,也是党员,在部队入的党;我和弟弟,也都是党员。我将出书的想法告诉父亲,他很是赞同,鼓励我赶紧去做,也提醒我注意身体,别累着了。
要在“七一”前出版这样一本专著,显然时间已较匆促。当天下午,我就着手干了起来,从以前所有采写过的对象中先梳理出一个大范围名单,一一打电话核实,最终确定近30位党员,作为本书聚焦的人物。他们,来自丽水各行各业;他们,遍及丽水9个县(市、区);他们,是丽水17.8万党员的先进代表。
这些文章,有的是近两年写的,整理起来,相对简单。有的离采写已隔多年,有的甚至过去了十来年。十年,对于许多优秀的人来说,人生境界、格局已然更上好几层楼。所以不少文章只好推倒重写。
书中文章,许多曾刊登在《中国残疾人》《中国公路》《宣传半月刊》《美丽乡村》《浙江残疾人》《浙江工人日报》《浙江老年报》等省级以上刊物,其中浙江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宣传半月刊》就发表了5篇。一些还在“宜巴杯”全国公路人物特写大奖赛、丽水市“浙西南革命精神”主题文学大赛、丽水市“四好农村路”征文比赛等赛事获奖。
书中文章里的人物,有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供销系统劳动模范、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农民工,还有丽水第一位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女代表、中国新闻奖获得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斯巴鲁生态保护奖获得者。有忘我拼搏、挥洒青春的年轻党员,也有抱着拳拳爱国爱乡之心、默默奉献余热的老党员……在近两个月的重访、采写过程中,当我重新走近他们,我不时被这一位位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党员的博大情怀、使命担当,以及他们砥砺前行的精神,感动着、鼓舞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最是初心显本色。本书书写的,是新时期一个个党员的“初心故事”,他们用忠诚、为民、担当、干净的本色,为“党员”两字写下了亮闪闪的注脚。
本书书写的,是新时期一个个党员的“初心故事”,他们用忠诚、为民、担当、干净的本色,为“党员”两字写下了亮闪闪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