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时事关注

致敬百年风华 记录精彩蝶变

——全国晚报社长总编红船行走进嘉兴南湖畔

  融媒创新蝶变,致敬百年风华。12月6日-9日,中国晚协第36届年会暨“全国晚报社长、总编红船行”专题采访活动在嘉兴举行。

  来自大江南北的60余家媒体的社长、总编、名记齐聚南湖之畔,一睹红船起航地蝶变跃升后的动人风采,探寻共富之路上的“嘉兴密码”,用笔墨和镜头多角度致敬红船的百年风华、记录禾城的精彩蝶变。

  科技创新 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12月7日,身披冬日暖阳,来自全国的社长总编们来到了位于南湖区的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柔电院)。

  柔电院成立于2017年11月,是清华大学柔性电子技术研究中心的校外实体,也是浙江省人民政府与清华大学共同打造的新型高端科研机构。柔电院科研实力雄厚,承担大量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以重大任务牵引,攻关国家战略领域关键技术,服务和支撑重点行业发展。

  柔电院定位在学术界和产业界之间,不与学术争名,不与产业争利,对标德国弗劳恩霍夫(Fraunhofer)应用研究促进协会和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以柔性电子关键技术攻关、制造工艺与中试、检测技术与标准为三大业务方向。

  听着讲解人员详细介绍柔电院的发展历程,来自全国各地的社长总编、媒体记者们对这个“小而美”的专业型高端研发机构频频点赞。

  柔电院专注于“柔性芯片与微系统”及其与人体和重大装备结合的研究:可穿戴技术与医疗健康、智能感知与工业物联网。在柔电院展厅,一件件科技感满满的技术成果更是让大家大开眼界。

  “这是柔性蓝牙SiP,是世界首款柔性运放芯片和柔性蓝牙芯片,芯片厚度仅15μm,相当于人体头发丝直径的1/3或1/4以下。在保证其数据传输的稳定性下能同时兼备高可靠性……”柔性无线数据采集与发送传感器、双层柔性电路板、三维螺旋条带结构……一个个新奇的名词,为媒体朋友打开了柔性电子的大门。

  在可穿戴技术与医疗健康领域,柔电院聚焦前沿技术,贴合真实需求,成功研制多项柔性可穿戴设备,部分已获批医疗器械认证,走向市场,守护健康。

  在智能感知与工业物联网领域,柔电院致力于关键技术攻关和科研成果工程化,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成功研制多项涉及重大装备和工业物联网的科研成果。2021年10月,“中国力学学会实验力学专委会试飞中心服务站”揭牌。柔电院作为学会服务站依托落地单位为推动国产大飞机发展贡献科研智慧,多项成果已应用于国产民航试飞之中。

  照见初心 在红船起航地凝望历史

  “我们身后的这座站房是根据1909年建成的站房异地仿建而成,它见证了1921年‘一大’代表来到嘉兴。”这是每一位“重走一大路”讲解员的开讲词。社长总编们来到嘉兴火车站,“重走一大路”、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看嘉兴以红船精神为引领的革命“红色”,真切感受到建党百年的壮阔历程。

  1909年,沪杭甬铁路沪杭段全线贯通,其中嘉兴火车站于当年2月建成投入运营。1921年夏天的一个上午,一列火车鸣着汽笛,载着一群有志青年来到嘉兴火车站。他们,就是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们。

  “为什么是嘉兴?有历史的偶然性,更有历史的必然性。”复建老站房内,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陈述“必然”的条件,讲解员从嘉兴与上海的地域相连、人文相融的外因,也从嘉兴反帝爱国革命走在江南地区前列的内因,以及起到关键性作用的嘉兴乌镇人王会悟女士等几个方面,讲解“嘉兴成为红船起航地,蕴含着偶然性中的历史必然性”。

  历史的车轮在前行,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2020年,嘉兴启动“百年百项”工程和“十大标志性工程”建设,将嘉兴火车站作为连接百年党史的红色纽带和重要的民生工程。

  复建的1921火车站站房、老火车站(炮楼)、宣公路、宣公弄、宣公桥(原东门桥)、环城东路至狮子汇渡口,登船至湖心岛(红船),再到南湖革命纪念馆, 新时代“重走一大路”将红色遗存串珠成链,让城市文化鲜活起来。

  枣庄日报党委副书记、副社长王延忠用手机记录每一步的脚印,“在这里,我们学习党史,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南湖革命纪念馆是嘉兴的精神地标之一。在夜色朦胧中,来自全国的社长总编们走进了南湖革命纪念馆,头顶巨大的党徽照亮了参观者前行的路。

  在一段段文字、一幅幅图片、一座座塑像前,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铺展开来,赓续百年的赤诚之心共情共鸣。在这里,大家看到了红船起航地的使命担当;在这里,大家与历史深情凝望,映照出自己的初心使命。

  强村富民 共同富裕道路上的“密码”

  百年恰风华,红船劈波行。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嘉兴正全力打造“重要窗口”中的一个最精彩板块,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典范城市。据悉,2020年嘉兴全市人均GDP达到1.63万美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6.41万元和3.98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17年居全省第一,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61∶1。

  总编来到了美丽的油车港镇,探寻共同富裕道路上的“嘉兴密码”。

  刚走进油车港镇胜丰村菱珑湾,小桥流水,白墙瓦黛的江南风情就扑面而来。这个傍水而居的江南水乡村庄,在长久的自然条件孕育下,产生了丰富的菱文化、船文化、非遗农民画、糖糕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里的景色可真漂亮,一点都不像个村庄!”“生活在这里一定很幸福,景色美,文化氛围也很浓郁。”……村庄内的农民画馆、村口集市、糖糕板技艺馆、造船技艺馆让众人连连称赞。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丰沃的土地孕育出油车港镇以传统乡土文化和乡土生活为元素的本色绘画。一幅幅浓墨重彩的农民画创造灵感的背后,都来自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都是村民内心最直白的反映,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农村蓬勃向上的活力。

  “生态保护做得非常好,农民家家户户都有产业,他们脸上都洋溢着笑容,细节之处可见,这里的农民幸福指数很高,共同富裕的理念在这里有了生动实践。”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三峡分社社长、三峡晚报社长唐晓安动情地说。

  随后,众人在欢声笑语中来到银杏天鹅湖。这两年,银杏天鹅湖早已成为秀洲的网红打卡点,作为准4A级生态主题旅游景区,银杏天鹅湖生态文旅项目,依托原有生态环境,引种3万株银杏,建设环湖小火车、生态鹿场、原生态水乡民宿等特色项目,展现了“水在城中,绿在城中”的迷人风景。

  生态裂变更引领创新裂变。2020年,天鹅湖未来科学城开园,以自然湖荡生态景观为基底,培育千亿级总部型、科研型新平台,致力建立自然、艺术、科学全方位的未来秀水新区新地标,打造生活、工作、科技一体化未来城市样板区。

  在这里,风景与科技交相融合、相得益彰,勾勒出油车港镇村民美好生活的未来蓝图。

  记者 俞文斌 图片由南湖晚报提供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1-12-15 ——全国晚报社长总编红船行走进嘉兴南湖畔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293737.html 1 3 致敬百年风华 记录精彩蝶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