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评论员 洪盛勇
本报报道,作为革命老区,吴畲的经济发展相对较为落后。但是,数字经济时代,往往给经济后发地区带来赶超机遇,实现弯道超车。恰逢建党100周年的时代机遇,革命老区祯旺乡以吴畲村为龙头,正全力开启数字化振兴乡村奋力推进共同富裕的新发展阶段。
乡村与数字化搭上关系,似乎总让人有点出戏的感觉。不管感觉如何,让乡村插上“数字的翅膀”,或者说,打造数字乡村,是共同富裕需要走的路。如今,数字城市的打造在各地可谓如火如荼。借助数字化,城市获得更大的发展动力,正奔驰在富裕的大道上。借鉴城市的经验,乡村的发展同样可以借助数据资源、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的力量,打造数字乡村,实现振兴,从而推动共同富裕。
作为红色革命老区、国家级生态乡,祯旺乡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但由于地处偏远,生态价值一直得不到有效转化。如今,随着一系列信息化设施成为服务民生的“主力军”,该乡的面貌变了。依托于深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和数字化改革,吴畲村就吸引了新兴业态的投资。“目前,乡里和北京一家公司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准备在吴畲村开发红色‘剧本杀’,吸引更多年轻人深度体验红色文化。”同时乡里计划建立一个乡村智慧管家中心,对全乡民宿统一上线管理运营,老百姓只需做好地接服务。未来,这个智慧中心能够有效盘活乡村闲置房屋,带领更多村民增收致富。这就是数字的力量。
打造数字乡村,基层干部必须高度重视。这种重视不光是思想层面的,更需要实际行动,拿出方案,筹措资金,安排人力物力。只有基层干部重视起来,才能带动其他人动起来,把数字乡村打造变成现实。据报道,今年3月,吴畲村获得省级红色美丽村庄建设项目的100万资金,乡党委政府反复研究建设方案,锁定以数字党建创新入手,着力探索以“红色线路”激活“红色价值”转化机制。如今的吴畲村以乡村数字党建创新为省级红色美丽乡村创建的主基调,同时联合丽水华数集团共建数字乡村实践基地,打造花园数字乡村样板房,建起了乡村数字党建馆。
打造数字乡村,更需要乡贤能人用力。乡贤能人更具有宽阔的眼光,会走在数字乡村建设的前头,他们可以直接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并影响带动其他人参与。走进缙云县壶镇镇的北山村,你会发现,村道上,物流货车穿梭来往。当地农民凭借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就走上了致富路的故事数不胜数,上百家淘宝网店,“网罗”着数百位村民,年销售额屡屡破亿,成为丽水市最早烙下“互联网”印记的山村。而这一切,就与缙云县北山狼户外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乡贤吕振鸿的带头帮助分不开。正是因为看到其网店生意红火,使广大村民心动了,在其帮助下,也纷纷加入做起电商,使北山村成了数字村。
为乡村插上“数字的翅膀”,相信乡村定能早日飞向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