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直 一言
据本报报道,日前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全国妇联主办的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推进会在嘉兴举行。会上,2021年度全国最美家庭揭榜,我市缙云县李时科家庭和景宁畲族自治县苏珍兰家庭榜上有名。
李时科一家秉承“弘扬革命精神、爱国爱党、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家风家训,大儿子李伟平、二儿子李金伟先后入伍,小儿子李伟东志愿担任稠门村儿童之家的辅导员;家庭第三代中,小孙子李广程考入浙江警官学校。苏珍兰家庭同样是一个有着红色基因的家庭。家族成员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全家共有党员15人、高级职称5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7人。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一个人的成长需要良好家风的熏染。古语讲,清白家风不染尘,冰霜气骨玉精神。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作为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庭教育为孩子品行与思想的萌发提供了最初的精神土壤。李时科退休后,30多年来深入研究大源革命历史、收集党史资料、挖掘革命故事,并志愿担任义务讲解员。在一万多个日夜里,他自掏腰包、四处走访,收集整理890多份党史资料,接待参观学习团队980个、12000人次,义务讲解1000多个小时,儿孙们在他的熏陶下个个努力上进,做有出息之人。苏珍兰为人淳朴善良,乐于助人,丈夫陈德明1948年入伍并参加了抗美援朝。他和战友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战斗故事时刻激励着子女们。家教家风与家庭美德绝不仅仅是居家生活的相处之道,更连通着国家发展和社会和谐。缺少必要的正确家教,家庭就会成为人性弱点的避风港、不良风气的滋生地。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以身作则、耳濡目染,用正确道德观念塑造美好心灵,新时代的家庭就将绽放出美丽的道德光芒。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当一个人从家庭走向广阔天地,已有的道德品质、行为准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在社会上的言行。或对或错,或优或劣,都可以从家风中找到根由。因此,家风善行可以促进社会风尚。当崇德向善成为每个家庭的追求,必将有更多人受其滋养,收获心灵的支撑、行为的引领。
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让美德植根每个家庭成员心灵,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将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