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接人员与次密接如何确定
依托数字化手段精密智控
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孙黎明:这次疫情发生以来,我们依托数字化改革的手段,特别是“浙里防疫”的应用,快速高效地进行了流调溯源、核酸检测、人员排查、隔离管控等各项工作。
首先是在重点人群管控这个环节,主要依据大数据分析模块第一时间排查密接、次密接及人员,及时下发基层网格进行管控,科学划定风控范围,比如说这一次疫情发生以来,我们也通过精密智控流调管理系统,实时向各地转发省外的协查函160份,推送密接次密接等重点人员392人。同时我们也实时向外省发出协查函156分,推送密接、次密接等重点人员528人。
在资源调度环节里,我省各级指挥系统可以实时展现防控能力储备、运行负荷监测和资源统筹保障等相关的信息,让指挥调度更加有序、有力、有效。
在大规模的核酸检测以及疫苗接种等环节,我省通过系统的运用,第一时间掌握采样和接种点的进度、人员的配置和各个区域的负荷情况。从而进一步加快了现场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的速度。同时也可以把核酸检测的结果和疫苗接种的信息汇集到健康码,而且通过浙里办、支付宝等方便群众的同步查询和利用,实现了信息的“三码联查”。
镇海感染者症状总体较轻
接种疫苗对抑制重症率发挥积极作用
宁波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党组副书记王仁元:12月5日,宁波镇海区在例行核酸采样检测中,发现一例新冠病毒核酸阳性人员,经流调溯源,系与省外近期疫情相关联。
截至12月9日12时,宁波镇海区已累计报告10例本土确诊病例、15例无症状感染者。所有新增阳性感染者均为在隔离管控或重点区域管控人群中经主动筛查发现,目前均已闭环转运至定点医院规范开展隔离治疗,相关涉疫场所均严格开展分类管控和环境消杀工作。
目前镇海区已对除蛟川街道外的所有区域开展了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未发现阳性感染者。
镇海区本次疫情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疫情传播链条比较清晰。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病毒基因测序结果综合分析,本次疫情与省外近期疫情相关联。目前,疫情在镇海本地传播路径较为清晰,所有阳性感染者的活动轨迹均已查明。
二是呈场所聚集性。目前发现的感染者均集中在镇海区蛟川街道内。在感染者中,有9例直接暴露于镇海区生命阳光艾灸养护中心,然后导致8例续发病例。
三是感染者症状总体较轻。本次疫情中10名确诊病例均为轻症患者,有15名无症状感染者,符合条件的均全程接种了新冠疫苗,说明接种疫苗对于抑制重症率发挥了积极作用。
根据本次疫情特点,结合省市专家分析研判,目前镇海区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可控。
据《浙江日报》《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