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城事重点

  □ 记者 吴启珍 通讯员 林艳

  本报讯 “浙丽保”作为一项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惠民政策,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2022年度“浙丽保”缴费工作启动以来,市民踊跃参保,“浙丽保”参保人数不断攀升。在此过程中,部分市民对一些政策仍有疑惑。为了让大家更加全面地了解“浙丽保”,晚报联合市医保局,继续为市民答疑解惑。

  问:去年政府为我们低保户资助参保了“浙丽保”,今年还资助吗?是需要我们先交费再补钱给我们,还是政府直接帮我们参保?

  答:今年全市低保、低边和特困人员继续享受政府全额资助参保,您本人无需办理缴费手续,我们会和财政、民政部门对接办理好困难群众参保手续。其他享受资助参保人员按当地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问:我们企业想给员工集中参保“浙丽保”可以吗?如何参保?

  答:可以。《丽水市全民健康补充医疗保险(浙丽保)实施方案》(丽政办发〔2020〕80号)鼓励用人单位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为职工和居民购买全民健康补充医疗保险,购买经费按商业健康保险规定在计算个人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税前扣除。如您的企业想办理员工集中参保,请携带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等信息的员工花名册及企业公章到当地医保经办大厅“浙丽保”专窗办理。

  问:我收到了“浙丽保”将进行参保代扣代缴的短信,由于间隔时间较长,我记不清楚自己有没有签过协议,请问如何查询?

  答:为方便群众参保,2021年“浙丽保”参保期间,我们参照基本医保签订代扣代缴协议的方式,为广大参保群众提供了线上和线下两种签订代扣代缴协议的方式。您可通过以下方法查询是否签订代扣代缴协议:使用微信、支付宝扫“浙丽保”参保二维码,或通过“浙里办”医保专区,点击“浙丽保”,进入参保页面,进入个人中心,查询授权协议,即可查看签订的相关协议和协议签订时间。如您需要取消协议,可拨打“浙丽保”热线0578—2070333进行咨询办理,工作人员会指导您线上或线下取消的方式。

  问:我收到“浙丽保”将进行代扣代缴的短信,请问是不是会直接帮我扣缴,还需不需要我本人办理参保手续?

  答:如您在2021年参保“浙丽保”时签订了代扣代缴协议,其后未取消协议,在您账户余额充足的情况下,系统将会参照基本医保为您办理新一年代扣代缴参保手续,不需要您再重新参保。

  问:参保“浙丽保”,单位离职后职工医保中断,“浙丽保”待遇还能享受吗?

  答:不能享受。因欠缴保费、中断参保关系等原因暂停或中断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的,不享受“浙丽保”待遇。欠缴基本医疗保险保费人员按规定补缴后、中断基本医疗保险关系人员重新续保基本医疗保险后,自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6个月后开始享受“浙丽保”待遇。

  问:我在线上参保“浙丽保”,人脸识别无法通过,怎么办?

  答:为方便群众线上参保,我们提供了两种方式进行身份校验:一是人脸识别,二是短信验证。两种方式任选一种即可完成个人身份校验。如您选择人脸识别进行身份校验不成功的,系统将自动发送验证码短信至您的手机,请输入验证码即可完成身份验证进入下一步骤。

  问:我在外地工作,要如何为父母及子女参保2022年“浙丽保”?

  答:您为他人参保可用微信或支付宝扫描“浙丽保”二维码,请用您本人身份信息登录,添加被参保人身份信息直接为其参保。

  也可打开“浙里办”,地区选择丽水,点击热门服务中“浙丽保”,点击左下方“为他人参保”按钮,添加被参保人的身份信息即可直接为您父母和子女参保。

  问:去年用医保个账为父母和小孩缴纳“浙丽保”的,今年能自动代扣代缴吗?

  答:不能,代扣代缴仅对去年签订过代扣代缴协议的参保人员。新一年度您若要为近亲属参保的,可以通过微信、支付宝扫“浙丽保”参保二维码或通过“浙里办”医疗保障专区,点击“浙丽保”,进入参保页面,重新办理参保缴费,保费可通过家庭共济,从您的医保历年个账中支付。

  问:我本人已参保“浙丽保”,但是无法用医保个人账户余额帮家人参保,请问是什么情况?

  答:您的问题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您的历年个账余额不足,二是你未在“浙里办”上与您的家人绑定家庭共济关系。您可先登录“浙里办”搜索“医疗保障专区”首页选择办理家庭共济,将父母、配偶或子女绑定为家庭共济成员后,确定自己医保历年个账余额充足的(“医疗保障专区”首页右上角可查询本人医保个账余额),就可以通过“浙里办”的医疗保障专区或通过微信、支付宝扫“浙丽保”参保二维码,点击“浙丽保”,进入参保页面,办理参保缴费。若您医保个账历年余额不足可以选择通过微信或支付宝进行扣款缴费。

  问:我听说“浙丽保”保障范围已经扩大到六百多个自费药品了,请问具体是哪些药品项目,能公布吗?

  答:“浙丽保”目前保障范围扩大到基本医保目录外的699个自费药品、70个自费诊疗服务项目和符合相关规定的医用材料,您可以登陆晚报微信公众号查看相关报道详情。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1-12-07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292648.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