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从1983年开始,许天箴省吃俭用,将钱省下来汇给贫困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学业。30多年来,许天箴陆续资助40余名贫困学生,长期资助的有10余名。目前,她仍资助着5名孩子。
省吃俭用 资助学生
许天箴从参加工作开始,一直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以独特的魅力赢得大家尊敬和信任。许天箴说,教师作为“阳光下最崇高的职业”,必须具备奉献精神,并以身作则。
从1983年开始,许天箴省吃俭用,将钱省下来汇给贫困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我只是通过自己微薄的力量帮助一些贫困孩子,希望他们能够通过学习掌握知识,改变命运,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谈起资助贫困学生的初衷,许天箴这样说。
30多年来,许天箴陆续资助40余名贫困学生,长期资助的有10余名。目前,她仍资助着5名孩子。
“我打算供他们到完成学业,等他们掌握了一技之长,毕业找到工作,我就放心了。”说起这些孩子,许天箴眼中充满了爱。
克服困难 藏区支教
除了长年资助贫困学生,许天箴还曾援藏支教。许天箴的丈夫李小眉曾是一位公安干警,1965年就加入了援藏队伍。她时常听丈夫说西藏的教育较为落后,缺乏好的汉语老师。当时,许天箴就萌生了去西藏支教的念头,无奈家里孩子老人需要照顾,一时走不开。
1983年,许天箴的大儿子考上大学,小儿子小学毕业,她觉得时机成熟了,毅然带着小儿子去了西藏。然而,物资匮乏、强烈的高反等困难接踵而至。最让许天箴担忧的是,小儿子水土不服,连正常上课都很困难。一年后,她狠狠心把儿子送回嘉兴亲戚家,请亲戚帮助轮流照顾,自己继续留在西藏支教。
许天箴在西藏昌都的一所小学做了十余年老师,先后教过700余名学生。她负责教语文与数学两门课程,因和善的性格,负责的教学态度,很多家长都希望把孩子送到她的班上就读。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利用休息时间,许天箴克服山路难行、空气稀薄等困难,坚持到每个学生家中家访。班里的学生文具没了、衣服破了、鞋子旧了,许天箴都会给他们备上新的。只要看到学生有困难,她一定会给予帮助。
1998年,许天箴到了退休年龄,但在当地群众盛情挽留下,她又继续教了一年。临回嘉兴时,当地的同事赠送给她一只银手镯,上刻“昌都”二字。这只手镯她到现在还戴在手上。
夫妻同心 捐赠遗体
许天箴不仅跟随丈夫的脚步,到西藏参与援建工作。夫妻两人还就另一件事,达成了共识。
许天箴跟李小眉都是共产党员,他们早早就商量好,并一起到红十字会办理了遗体捐赠登记,“用生命最后的力量再做一次倡议,让更多人加入到遗体捐献的队伍中”是他们做这件事的初衷。
2019年5月,李小眉去世,按照他的遗愿,许天箴捐献了丈夫的遗体,没有举行任何仪式。
“我先生永远在我心里,虽然没有形式上的祭奠,却有精神的传承。”许天箴说。 据《浙江老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