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我和老伴带着小外孙琪琪从新疆回丽水老家探亲。一到老宅,兄、嫂、弟妹早在大门口迎候。母亲从厨房出来,慈笑地拉着小外孙的手问:“这是小慈的儿子吧?”小外孙连忙回答:“太奶奶是,我叫琪琪。”母亲摸了摸他的头说:“真乖,长得多好。”立即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红包塞给琪琪,琪琪看着我不敢伸手。我说:“太奶奶给的你拿着吧。”小外孙接过红包,连说:“谢谢太奶奶。”
接风宴后,在母亲房中,母亲问起我们在新疆的生活。我告诉母亲,新疆现在生活很好,想吃什么都有,虾、螃蟹都是本地养的……母亲叹了口气:“就是太远了,我又不会讲普通话,否则我也想去看看。”
过了几天,母亲叫我们去探视两个姑妈和舅妈,并递给我三盒装潢精美的礼品说:“你们在外赚钱过日子也不容易,能省一点是一点,这些东西都是小辈送的,我又不吃……”到了姑母、舅妈家,老人高兴地以蛋丝酒、荷包蛋招待,并都塞给琪琪红包。我们回家跟母亲讲,母亲笑着说:“不破费的,这是家乡的‘规矩’,应该的。”
母亲听懂了琪琪说的“真好吃”,就每天早晨到巷口买来大饼油条、豆浆,每早都有粥、醋老乔、海蜇、烤红薯、红烧带鱼……母亲还在一旁要我们多吃一点。
在家20多天,按母亲吩咐,大哥、妹妹和弟弟家都宴请我们,并按照母亲安排让我们吃遍了家乡美食:豆腐圆、生粉点心、卷饼、豆腐皮卷(春卷)、糊汤、炒粉干、菜干肉……在大妹妹家,大妹夫捧出自做的米酒倒了一大杯敬我,我本滴酒不沾,可亲情难推,只好一饮而尽,干后只觉头热脸烧,镜子一照脸红红的,母亲高兴地说:“古话说,喝酒脸红的人心慈人好……”
有一天深夜,琪琪突然哭闹着喊肚子痛。哭闹声惊醒了睡内间的母亲,她披着外衣开门叫“赶快送医院”,对门侄儿开着三轮车把我们送到府前医院。经查是急性盲肠炎,很快推进手术室,不到一小时,手术完了。大夫告诉我:伤口缝几针,小孩子恢复得快,用不了几天就可出院。我赶快回去告诉一夜未睡的母亲,母亲直掉泪说:“真可怜这么小就挨刀子。”之后她安排几个妹妹每天给琪琪送鸽子汤补补。四天后琪琪出院归来,老母亲心疼地搂着他,问他还疼不疼。琪琪解开衣服指着伤口缝的针说:“太奶奶,你看多像条龙。“母亲笑着掉着泪直亲小琪琪……
很快,新疆下雪,我的假期也快到了,我们购了回程票。我们要走的那两天,母亲坐在椅子上失去了笑容,只是呆呆地看着我们,我只好告诉她,新疆下雪了,我的探亲假也快到了,到杭州还要转车。走的那天,侄女开车停在巷口接我,母亲让兄妹扶着,坚持要送我。待我到车前,听母亲喊着:“仪儿,再过两年是我80岁了,你一定要带琪琪回来……”我转身只见瘦小的母亲直向我招手,我眼眶里流着泪,心里也淌着泪……
(丽水籍驻新疆 唐少仪 8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