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桑榆常青

阅读提示 在生产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很快的今天,别忘记过去的艰难困苦和苦涩辛酸的往事,才会珍惜美好和幸福的今天,从而激励自己听党话,跟党走,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历历往事不忘记,今日幸福要珍惜

  处州晚报“桑榆”版上的“忆往昔”文章,都是老人写,供老人阅读的回忆录。我市一些会吐墨水的老年人摇动笔杆子,写的文章通俗易懂,贴近老年人生活,语言流畅,很受老年人欢迎。

  我是“桑榆”版的热情读者,每期每一篇文章从不漏读,并经常推荐好文章给老年朋友阅读。近日,遇到一位退休的小学教师,他对我说,晚报“桑榆”版面上凝结着编辑汗水和辛劳的小栏目,他都喜欢看,尤其喜欢看“忆往昔”栏目上的文章。他说这栏目上文章所写的事,有些他也经历过,文章作者成了他的代言人,成了他共鸣的心声。对此,我也有同感,感到“忆往昔”办得好,情不自禁地点赞了!

  “忆往昔”上的文章,有的写出人们托党和政府的富民政策之福,从生活水平低下到“芝蔴开花节节高”,发生了巨变。例如11月10日,陈源老人写的《唤起尘封记忆的煤油灯》,写出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穷乡僻壤的山村里的农民,点煤油灯的真实情况,把那时村民点灯的辛酸和窘迫的情况,写得很生动,很精细。又把后来点上电灯,山村夜晚亮堂堂,村民们的喜悦心情和对政府的感恩情流露尽致。通过煤油灯和电灯的描写,明显的对比,写出山村的巨变,歌颂党给人民送来光明,点亮了听党话跟党走的心灯。

  “忆往昔”上,有的文章,是一首改革开放的颂歌。例如9月24日雷法全写的《生日记忆》,通过改革前后小孩过生日的对比,说明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说明改革开放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快,使得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有的小孩从幼儿园起,每年过生日都要举行生日晚会,请同学坐在一起,唱生日歌,吃生日蛋糕,好不热闹开心,而我们出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哪会有这样的待遇?”写出了改革开放前后,祖国下一代的不同生活境遇。以事实说明改革开放给人们造福,共产党好,人民政府好!

  “忆往昔”上,有的文章,歌颂和赞扬了我国人民勤俭的美德。例如10日27日,徐建毅老人写的《捡茶子落的往事》,通过“我”和村里人捡茶子落的故事,说明通过勤奋劳动,获得了日益丰富起来的物质,使生活过得更富裕的同时,还要“春暖应思冬日寒”,做到珍惜劳动果实,即使掉在地上的一粒茶子也要捡回来。劝导人们把不暴殄天物的观念,深深地烙在心中,以达到“有勤又有俭,生活甜又甜”的目的。

  有一句警示的格言,叫“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忆往昔”栏目上的文章,意在警示人们,在生产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很快的今天,别忘记过去的艰难困苦和苦涩辛酸的往事,才会珍惜美好和幸福的今天,从而激励自己听党话,跟党走,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饮水要思源,好了伤疤别忘痛,生在福中要知福,是“忆往昔”的主旨。我们盼望这栏目发表更多的这方面文章。当下,我市正在开展参观红色遗迹,讲红色故事,传承浙西南革命精神的活动。我们希望一些离退休的老党员、老干部多写回忆录,在“忆往昔”上发表出来,用以激励人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再奋进100年,实现祖国的复兴梦。

  (青田 吴昭立 84岁)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1-11-16 阅读提示 在生产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很快的今天,别忘记过去的艰难困苦和苦涩辛酸的往事,才会珍惜美好和幸福的今天,从而激励自己听党话,跟党走,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289899.html 1 3 历历往事不忘记,今日幸福要珍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