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保存着一张父母亲新婚时的老照片,也是父母亲在战争年代留下的唯一一张夫妻合影。照片摄于1946年11月。照片中的父母亲身着棉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目望前方,充满着对未来的幢憬和希冀。岁月流光的抚摸已让老照片带有浓重的苍桑感,但照片背后的故事依然让人动容。
我父亲何剑锋是江苏淮阴县韩圩乡何庄村人,1940年入党入伍。母亲吴引淑则居住在淮阴县渔沟镇上。1945年7月,父亲调任渔沟区区长。8月15日,日本鬼子宣布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战终于取得胜利。父亲所在的区署机关也从乡下入驻渔沟镇上。那年冬天,经战友介绍,父亲认识了母亲。在相识相知的过程中,父亲了解到母亲早在渔沟中学读书期间就拥护我党抗日民族统一阵线的方针政策,并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而父亲投身革命的战斗经历也给母亲留下深刻印象。在共同信仰的支撑下,他们确立了恋爱关系。1946年2月,父亲调任徐溜区区长,母亲随后也调到徐溜抗日小学任教。1946年夏天,蒋介石悍然撕毁停战协定,调集50万军队大举进攻山东、苏北解放区,自卫战争(解放战争)由此爆发。在国民党精锐兵团整编第11师、整编第74师的重点进攻下,淮阴、涟水、述阳等城市相继失守。面对严峻的战场形势,为积极保存我党我军的革命力量,有效粉碎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党中央决定我军在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后,主动并有计划地作战略退却,北撤山东。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我华中野战军抓住战机发起了宿北战役,在取得歼敌2.1万的胜利同时,大规模地撤退苏北解放区的党政军机关和人员。根据组织安排,母亲将随大部队北撤山东。父亲则奉命率领区队坚持在敌占区开展游击战争。走,将面临敌军的围追堵截;留,则遭遇敌军的扫荡和清剿。在生死考验面前,父母亲都坚决服从上级命令。分别之际,父母亲回到渔沟拍下了这张夫妻合影。虽然我们做儿女的已无从知道父母亲结婚的具体日期,但这张照片绝对是父母亲新婚燕尔之时留下的纪念照片。它见证了父母亲在战火中爱情的缔结,这一瞬间留下了他们在硝烟中青春的绽放。
战旗在飘动,军号已吹响,母亲毅然地背起背包跟随部队冲破险阻行走在北撤的征途上。转战中还参加了华东建设大学的学习,并在1947年8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父亲与战士们一起抱着必胜的信念同敌军周旋在辽阔的江淮平原,不断给进犯的蒋匪军、还乡团狠狠地打击。父亲和母亲都坚信着重逢的那一天必定是胜利的那一天。他们在战斗中期盼着,期盼着胜利重逢的那一天的到来。
(市区 何少布 7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