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城事民生

  □ 记者 吕恺

  本报讯 在丽水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30周年之际,9月27日,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召开。会议表彰了丽水市关心下一代工作模范集体和个人,包括处州晚报在内的20家单位获评突出贡献集体,陈士达等40人为突出贡献个人,陈家毛等100名老同志为“最美五老”,莲都区刘英小学关工委等20家单位为丽水市“五好”基层关工委,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等20家单位为丽水市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

  成立30年来,市关工委忠诚使命,组织广大“五老”向青少年面对面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培养了一大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0年来,市关工委求是挺进,结合丽水实际,创建了帮困助学、“百名老科技专家联百村”等丽水关工委品牌工作,推动我市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30年来,市关工委植根人民,坚持服务青少年的正确方向,在党委政府和青少年之间架起了一座座连心桥,使我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市关工委先后5次被授予“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获中国关工委“创建五好基层关工委优秀组织奖”,全市21人次先后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其中,帮困助学活动已成为市关工委的品牌工作。早在1996年,市关工委在全市范围内发动社会爱心人士(企业)开展帮困助学活动。此后,每年陆续都有一批家庭贫困青少年在关工委组织的帮助下顺利圆了读书梦。

  2014年,市关工委与处州晚报联合推出市关工委爱心助学暨“晚报学子”寻访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全程结对了22名山区贫困大学新生,助学款达到44万元。2015年6月初,处州晚报倡议在全市范围内成立“丽水帮帮团”公益联盟,并率先成立“晚报帮帮团”。这一倡议得到市关工委响应,市关工委随即成立“关爱帮帮团”,并决定继续联合晚报开展专项助学活动,帮助20位品学兼优的山区贫困大学新生与爱心人士结对,每人每年获得5000元,4年共2万元的爱心资助。2016年,两家爱心单位再次联合,在全市范围内寻找了21位成绩优异的贫困学子,通过爱心人士资助,给他们送去阳光和希望。之后的每年,都有20位左右“晚报学子”顺利步入大学校园,开启人生的新旅程。

  除本地媒体外,市关工委还联系《钱江晚报》《都市快报》《南湖晚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到丽水采访贫困生,每年帮助我市400多名家庭贫困大学新生圆大学梦。与此同时,市关工委联合相关爱心单位开展“助力高考”活动,共为我市1120名品学兼优且家庭贫困的高三学子,每人给予一次性助学金2000元。

  此外,市关工委借助“丽水市关心下一代助学基金会”平台,积极向全社会筹集助学资金,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并以助学基金会为平台,与省关心下一代基金会等十几家爱心基金会和企业开展了“爱心圆梦”专项助学行动。

  会上,市关工委主任吴炳全作工作报告,三家单位作典型交流发言。嘉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南湖晚报执行总编杨志勇介绍了嘉禾绿荫行动爱心助学活动,莲都区关工委主任王国荣介绍了莲都区关工委科技组“双百”活动,遂昌县关工委副主任、宣讲团团长陈杏生介绍了遂昌县关工委宣讲团工作。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1-09-28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283528.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