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特别报道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而在松阳县板桥畲族乡的多个村庄,农民们除了忙于秋收,还在兴致勃勃地准备播种一种名为前胡的中药材。几个月前,在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程科军博士的牵线下,板桥乡和浙江康宁医药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关系。此次试种前胡,就是双方合作的第一个落地项目。

  程科军是松阳人,复旦大学博士、美国埃默里大学博士后,2012年,在国内外知名院校求学工作十多年后,他归国回乡,带领团队聚焦丽水道地药材资源评价与产业化高效利用研究。如何创新服务形式,着力解决企业、种植户在中药材供销方面的矛盾,推动乡镇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是他在推进全市中药材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领域一直在思考的大问题。为此,他带领团队十余年来行走在丽水的青山绿水之间,探寻助推我市中药材产业产学研协同发展的切实路径。

  2019年,程科军应邀到板桥乡走访时,发现当地的土壤、气候等条件非常适宜种植中药材,便向当地政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板桥乡政府非常重视,立即着手制定规划。“但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对于‘种什么、怎么种’的问题,当时乡里也是一筹莫展。”板桥乡副乡长徐伟林说。

  为了补齐制约乡里经济发展的人才科技短板,2020年上半年,板桥乡领导班子成员连续三次到市农林科院与程科军博士对接商洽。“他们对发展乡村经济有着迫切愿望和清晰的思路,但在具体实现路径上还存在诸多堵点。”程科军表示,板桥乡政府的求贤若渴让他非常感动。2020年,借着市人力社保局“百博进乡镇”人才服务计划启动的契机,程科军带领团队成了板桥乡的挂职博士。

  从那以后,程科军和他的博士团队就经常出现在板桥乡的田间地头。他们采集了大量当地的土壤样本,送回丽水的实验室分析,并对当地的种植条件进行综合分析,以科学方法回答“板桥乡适合种什么”的问题。同时,他们在当地举办了培训班,教授农民如何选种以及标准化种植技术。为有效打通产业链闭环,更好保障药材种植质量和种植户利益,他们还引进浙江康宁医药有限公司等企业尝试以订单式种植模式共建药材种植基地。

  “板桥乡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我们希望通过技术力量的介入,同时撬动工商资本下乡,加快当地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程科军说。

  小山村里来了“大”博士,也极大地鼓舞了村民的创业热情。虽然接下来要种植一种对他们来说是全新的作物,但他们很有信心。“有博士给我们当老师,又为销路牵线搭桥,肯定没问题。”村民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1-09-26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282974.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