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桑榆常青

  每当月到中秋,银盘皎洁,独对皓月,我的思绪常随那轮盈月,凌空游移飘忽起来。

  秋凉如水,清风撩人,仰望皓月,那皎洁和谐的月光极易勾起少年时天真浪漫的奇想。童年时代,家境贫寒,月饼便成了奢侈之品。记得有一年中秋节的晚上,我手里拿着母亲在家里做的麦饼,挤进大人群里,听他们讲述关于月宫里神秘美丽的传说,如嫦娥、玉兔、吴刚、桂花酒等。我迷迷糊糊,似懂非懂。那个中秋月在我朦胧的记忆里最为圆润清朗。

  空茫的草原之上,正贴着一轮满月,凉爽的风袭来,凉意入心。从军内蒙古,在中秋佳节家人团圆日,部队发了月饼却无心品味。我独自走出军营,站在草原上,那也同样是一个中秋夜。感觉那月亮既不皎洁,也不圆润。在空旷的草原上,仰望星空,天似穹庐,愈显孤寂,心中惶惑惆怅。在我眼中,那年的中秋月,显得那般凄凉,那也是我心底最为沧桑的月亮了。就在那时,我似乎感悟了月亮忍耐孤寂的心志,心灵受到猛烈的震撼。在感叹“月是故乡明”时,我吟出了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用苏轼的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来遥祝我远方的亲人。在那素月分辉,明河共影的中秋夜,感受沈如筠的闺怨诗中“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的惆怅;体会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的真味;想到同样作为父亲的杜甫那“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的名句时,也同样有了“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的遐想。我心志越加地坚定,成功地度过多年“月圆人不圆”的日子。使我可以透过生命中的重重迷雾看到了终究的团圆。

  今夜月挂枝头,良辰美景,丰盛的晚餐后,自然少不了月饼。可感觉这月饼似酸甜苦辣五味俱全,面对如水年华,我和所有驻足望月的人一样,这皎洁的月光,极易产生思念和怀旧的情愫。不同的是现在中秋夜,我是在家乡的月光下,想念那遥远的战友们,希望共守那份温馨。我还想起乡下劳作的“夕露沾我衣,荷锄带月归”的父老乡亲。中秋月,我依然会做着思亲的梦,流着思亲的泪。想到“明月夜,短松冈”中逝去的双亲,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就由然而生。多个中秋月的流转,我明白人生如月,月似人生,变幻无常。昨日阴云密布不见月色,今夜清光普泻环宇。今夜月圆如银盘,他夜月弯似残钩。此刻月挂中天,稍后银盘西斜,继而即会暗淡坠落。其实月亮阴晴圆缺,因人心而定,明白人生如月,在完美与残缺中交替轮转,多少往事多少困惑,便都在月圆月缺中,似一江春水东流。

  年年中秋,今又中秋,追忆往事,流逝的岁月又在脑海中返潮,那多少辛酸多少欣慰的往事又唤回逝去的青春。仰望天空,月还是那一轮明月,环顾世间,人却换了不少容颜,老去的是岁月年华,年轻的是盛世繁荣,把老去的记忆重新咀嚼。在这个团圆的日子,在那一轮明月下,何妨追寻已逝去的中秋故事,其实只是在诉说着一个永恒的真理: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珍惜拥有。懂得这道理,便会明白,我心中永远会挂着一轮自己的月亮。

  月圆月缺鬓发染霜,又到中秋月圆时,但愿能留住我心中的月亮,依然留住我青春的梦想。

  (云和 陈水根 67岁)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1-09-23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282632.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