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快到中秋节了,各式月饼已经隆重登场。如今的月饼品种很多,虽然去掉了精美的包装,没有在礼盒内加高档名贵的酒或其他礼品等,返璞归真,还原了月饼的本色,但口味依然非常丰富,芝麻火腿果仁鲜肉等,甜的咸的各种馅应有尽有。然而每每到了这个季节,看到琳琅满目的各式月饼,我总会想起小时候过中秋节时吃过的月华饼。
小时候,我们的生活都还是在追求温饱的水平线上。虽然生活拮据,但中秋节还是挺重视的,吃月饼当然也是少不了。以前吃的月饼,有一种外形和现在的月饼相似,叫水晶饼。还有一种就是月华饼,水晶饼的馅丰富些,口感好,价格自然要高一些。那个年代,每个家庭子女都比较多,而钱不多,所以往往是买几个来尝尝鲜,一个月饼切四块,孩子们一人拿一小块。我们家也是如此,父母一般都是买月华饼。月华饼是用炒熟的糯米和粳米米粉按一定比例来做的,加了一点白糖,外形如一大圆盘,真的很像一个大大的白月亮,饼上面放一张印有嫦娥图案的红纸,简洁又喜庆。月华饼的味道和云片糕差不多,没有馅。一般都是吃了晚饭,父母才拿出月华饼,切成小块,分给孩子们吃,所以孩子们都急切切等着月亮上来,好吃月华饼。饼是圆的,切出来就成了三角形的样子,大家拿着都是从那个小尖尖开始一点点舔着吃,借着月光追逐打闹,开心地吃着乐着。也有的人家把月华饼切成条,炒着吃,或许那样更能省着吃,口感也更软糯吧!人类的味蕾和物欲也是可无限伸缩的,那时吃着这简单的食物觉得很美味,非常开心!
长大了,生活越来越好了,中秋节越来越隆重,月饼的品种玲琅满目,但月华饼却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消失了,我们似乎也忘记了,而我们的子女孙辈更不知道月华饼为何物。
又是一年中秋节,在老家的西街,卖的月饼仍然是琳琅满目,品种繁多,在一月饼摊位前,特意问老板有没有月华饼卖,年轻的老板说没听过,后来一位长辈模样的老人出来说:“那是过去的,已经很久了,早就不做了!”心里不免有些失望。或许心有所念,走进西街一个弄堂里,竟然在一个小作坊看到了月华饼,纯手工制作,老板热心地拿了一块让我尝尝,哇,真是小时候的味道,有点喜出望外,立马买了一个。老板说,现在买月华饼的都是上了年纪的人,其实比起现在的月饼,月华饼更健康,上好的纯米粉,知道现在的人尤其是老人,不能吃太甜,于是只加少量白糖,不是很甜。过去是生活条件不允许,很想吃甜甜的,但只放了一点点,现在是为了健康,只放一点点,饼也不像过去那么大,而是和碗面差不多大了。
特意上百度查询,没找到月华饼的图片,也没找到制作的工艺流程,倒是查到中秋捡“月华”的习俗。传说中,深夜天空会落下“月华”,“月华”藏到米缸里,大米会吃不完;“月华”藏到衣柜中,以后会有许多新衣服穿;“月华”藏到箱子里,以后金银财宝用不完。所以,夜深了,孩子们还不肯睡,等着月华掉到自家的米缸和衣柜里。中秋月圆,还有美好的期盼,也许正是这样的祈愿让习俗得以传承吧!
中秋从祭月、祈福到团圆一代代相传,历来都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秋天,秋高气爽,风景如画。秋天,果实累累,丰收在望!如今,生活越来越好,政策上更是越来越人性化,有小假,人们在这样的季节,过这样一个传统节日,更多的是为家人团聚,享受天伦!亦或带着家人“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岁月流转,总有一些记忆是难以忘怀的,无论是幸福的,悲伤的,而月华饼就是小时候中秋节的美好记忆!
(市区 叶菊华 6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