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田 吴昭立
日前,笔者在一本《如诗如画》的散文集里,看到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北京市第四中学有个叫丁榕的教师,是全国优秀班主任。她一心扑在工作上,把全部的爱都献给了学生们。而她8岁的爱子由于没有得到应有的照料夭折了。当她忍受着巨大的悲痛,第二天给学生上课时,全班学生含着热泪声声唤她“妈妈”,从此这个班的学生以及她从前教过和以后教的学生,许多人不仅口里唤着,而且在行动上切切实实地把她当母亲看待。她失去了一个孩子,却又得到了数百名儿女,她得到比亲骨肉还亲的亲情。
如今,尊师之风已在社会形成。国家把9月10日定为教师节,还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
教师的为人师表,亘古未变。只是不同时代、不同国籍的教师表达的内涵不同而已。在我国市场经济大潮涌动的今天,教师要以自身崇高的思想道德、高尚的情操、渊博的知识、高雅的仪表去感染和教育学生。这不仅是教师完成教育必备的条件,而且这对学生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表率作用。我们欣喜地看到,我们绝大多数教师都这样做了。他们爱生如子,呕心沥血,用生命之光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培育出一个又一个栋梁之材,赢得社会的尊重和爱戴。
社会尊重教师,教师应莫忘为人师表,做到自尊!
但我们必须看到,教师队伍中也有教师缺乏责任心,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敷衍了事,误人子弟。有些教师不满足工资收入,不顾教育主管部门三申五令的“严禁”,跑到校外培训班、补习班兼任“名师”,大捞外快。有的中学教师在校内上课时不传授教材知识的难点、重点,在考试时多出一些难点重点知识题,迫使一些经济困难的学生交钱到校外培训班听他的补课,学生与家长对此怨声载道。
教师被喻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必须以美好的心灵去熏陶学生,以美好的道德素养去感染学生,将渊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为此,教师必须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坚定地站立在校园这方净土上,淡泊名利,不为钱财所惑。教师的责任在于专心地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构建人类的希望和未来,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学生和社会的尊敬。
教师要获得社会的尊敬,必须做到自尊,以美好师德和无私的奉献去赢得社会的尊敬。愿教师们珍惜“灵魂工程师”这荣称,奋发努力,乐于奉献,争做受社会尊敬的好园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