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年轮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封闭的曲线,印证汩汩流逝岁月的生日一个接着一个。我度过的生日,大都平淡无奇。然而,我第四十个生日,却深深地印在脑海中,记忆犹新。
那是1978年的9月4曰,任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的我,到温州市参加语文教研会。在午间休息时,去逛温州的名街五马商业街,偶遇我教过的学生陈志。分别多年的师生相见,分外高兴。陈志向我诉叙了别后情况。原来,他中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温州师范学院。大学毕业后,他进人了温州市第三中学,担任了语文教师。他向我问长问短,好不热情和亲近,其情景犹如分别多时的父子在促膝谈心。临别时,他突然想到什么事似的,停下脚步,转身,亲切地问:“吴老师,你们的研讨会什么时候结束?”我提高声音回了一句:“后天下午!”他笑着向我点了点头。
第二天傍晚,陈志雇来一辆人力三轮车,到我住的宾馆,请我上车,跟他一起到他家做客。盛情难却,来到他家。我惊奇地看到,餐厅桌上摆放着一只写有“健康长寿”的蛋糕,他那飘亮的爱人正在伙房做着香气四溢的菜肴。
陈志好象已看到了我脑中的问号,就直截了当地对我说:“吴老师,我接您到家,是为您做生日!”
我大吃一惊:“怎么知道今天是我的生日?”
他笑了笑,对我说:“您忘啦?十年前的今天,我在您家补语法修辞课,那天刚巧是您的生日,您却留下我与您一起吃生日晚餐,吃师母为您特地做的生日寿糕和长寿面。学生有幸吃老师的生日晚餐,怎不令学生终生难忘呢!那天晚上,我就挑灯夜战,写下一篇与恩师过生日的日记,因此,您的生日9月5日就深深地印在我心中……”
陈志为我做的生日温馨地进行着。生日晚餐,在“祝您生日快乐”的乐曲中开始了。他夫妻俩邀我坐在嘉宾席位上,说这是下辈人孝敬上辈人应尽的礼仪。入座后,陈志点上寿糕上的蜡烛,要我许愿。当我低着头,闭上眼许下美好的愿望后,陈志便切下大块寿糕,要我先尝。我尝下一口寿糕,甜透了心。接着,陈志那聪慧漂亮的爱人又烧上一大盆长寿面,让我又吃面条,又喝红酒。他们俩异口同声向我祝贺:“祝老师生日快乐,健康长寿!”我一阵激情上涌,这激情借着酒的醇香,从心底升起……
酒喝了一杯又一杯,寿菜吃了一道又一道。陈志的爱人是这天做菜的大师傅,她微笑地对我说:“吴老师,您是陈志的老师,当然也是我的老师。他敬爱您,我当然也敬爱您。希望您以后到温州出公差或办什么事,到我家走走,吃吃我做的饭菜……”
她说的这话,让我又一次感动得热泪盈眶。学生及其家人都以敬与爱戴来回报老师,老师不感到特殊的富有吗?
教师教书育人,播下爱的种子,收获的是爱的硕果,拥有他人无法拥有的东西,这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当教师拥有“满天下的桃李”,享受众多学生及其家人的敬爱,有哪一种财富能比人间至情更有价值呢?!
(青田 武着力 8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