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服务实用

工作效率低下,疲惫不堪?警惕职业耗竭

  年轻有为的李先生是市区一家企业的高管,是身边人争相学习的对象。可是近来他却浑身不舒服,整天加班忙不完的工作,使他心烦意乱,深感疲惫不堪。他时常怀疑自己是不是生病了,于是他辞去了这份工作,来到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心理医生告诉她,这是职业耗竭所致。

  职业耗竭包括三个症状维度。一是情感衰竭,筋疲力尽;二是人格解体,冷漠疏离,玩世不恭;三是缺乏成就感,自我效能低下。具体来说,生理症状包括疲劳、疼痛、消化系统症状和体重变化、失眠问题。情绪心理症状包括焦虑抑郁、易怒、自卑、缺乏自信、悲观绝望,甚至萌生自杀想法,以及认知功能减退。行为症状反映在人际关系不良、不愿社交、家庭关系危急、工作质量下降、频繁更换工作或辞职,甚至依赖烟酒、咖啡因、药物等自我麻醉或自我伤害等。

  同时,职业耗竭持续的慢性压力会导致大脑退化,会对参与学习和记忆活动的神经系统产生破坏性影响,而其所产生的应激效应会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反馈调节通路,导致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减少,使人的大脑退化。由此看来,坊间传说的“工作太累了大脑会崩溃”“人会变‘傻’”,也许有它的道理。

  发生职业耗竭怎么办?心理医生建议:

  转变思维。工作中难免遇到各种压力,要学会转变思维,从积极的角度看问题。尽管工作十分重要,但不是生活的全部,更不是唯一,这是改变行为的基础。

  睡个好觉。睡眠是消除身体疲劳、恢复体力、修复不良情绪的最好方式,良好的睡眠有利于保护大脑,提高脑力,增强免疫力。睡眠对保护人的心理健康与维护人的正常心理活动极其重要。

  健康饮食。科学研究表明,健康的饮食既能促进身体健康,又能防病祛病。所谓食补,就是食物能起到药物所无法起到的作用。

  规律运动。相比于其他的预防手段,科学规律的体育运动是预防治疗职业耗竭起效最快、最经济、最为通用的办法。运动可以优化睡眠,释放或缓解各种压力,改善和恢复大脑前额叶皮层功能,释放多巴胺、内啡肽、BDNF等“快乐因子”,也能提高认知功能。

  适度社交。只有通过交往去建立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同他人友好相处,合作共事,创造“人和”的境界,保持好的心境,逐步走向理想的彼岸,最终实现人生的价值。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采取上述方法仍然不能消除职业耗竭症状,那就需要进一步看心理精神专科门诊。待医生明确诊断后,再给予规范的药物及心理治疗。

  通讯员 李浚豪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1-09-06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280498.html 1 3 工作效率低下,疲惫不堪?警惕职业耗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