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雏鹰新闻

缙云县筑牢“三大阵地” 推动“双减”政策落地

  □ 记者 吕恺 通讯员 杜益杰

  本报讯 日前,缙云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坚持“双减”政策与立德树人、五育并举、教学改革等统筹布局、一体推进,系统整合学校教育、校外培训、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多方平台,着力构建“校内+校外”良性教育生态圈,推动山区教育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为了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见效,缙云县重点开辟了监督、德育、清廉“三大阵地”。

  在联动化打造监督阵地上,聚焦校外培训时间、线上培训等管控重点难点,建立教培机构“黑白名单”“负面清单”等机制,实行“一企一台账”清单化、动态化管理,构建部门协同、家校联合、社会参与的“共育共管”治理体系,实现监督全员覆盖、全员知晓。将作业指数、补习指数、睡眠指数、近视率等指标纳入县域基础教育生态监测范围,分年级精准实施“作业革命”,构建“一本作业”精选、先做、全批、及时反馈讲评等新型作业体系。目前,已摸底排查全县38家学科类培训机构,对33家机构设立资金专户和存入保证金,有效防范机构停办风险。

  在特色化打造德育阵地上,深化红色、绿色、古色“三色德育”品牌建设,实行创建一批品牌学校、培育一批特色项目、打造一批特色活动“三个一批”特色办学模式,推动黄帝文化、红色文化、耕读文化、婺剧文化等本土特色文化融入课本、走进校园。搭建“仙都之春(之秋)系列”学生素质全面展示平台,建立学校体育、美育、劳育“三张教育清单”,完善学校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全面提升“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水平。目前,共有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学校、省体育艺术特色学校23所,培育县级特色项目96个。

  在制度化打造清廉阵地上,围绕“着眼小微,筑基清廉”主题,启动阳光招生、阳光分班、阳光从教等阳光工程建设,梳理出24项学校小微权力清单,分门别类地建章立制,全面推进依法治校。聚焦历史遗留问题和社会关注热点,坚持分类施策、靶向发力,通过打破职称待遇“终身制”、拔除有偿补课“摇钱树”、切断择校择班“关系户”等一系列举措,重构风清气正的教育新秩序。

  截至目前,该县已有15所学校被评为县清廉学校建设先进集体,31所学校达到丽水市清廉学校示范校建设标准,基本实现政治清明、机关清廉、学校清净、队伍清正的建设目标。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1-09-05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280199.html 1 3 缙云县筑牢“三大阵地” 推动“双减”政策落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