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直 一言
每周二中午,云和县崇头镇梅竹村的留守老人们都会到村里的“爱心食堂”共进爱心餐,老人们在享受美味佳肴的同时,有说有笑,其乐融融。“自己一个人吃饭,菜园里摘点菜就凑合了。爱心餐菜品丰富,志愿者也很关心我们,像家人一样贴心。”王张兰老人说,爱心餐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吃一顿饭,更重要的是大家能在一起聊聊天,话话家常。读罢《处州晚报》近日刊发的这报道,我们感受到了“爱心食堂”的善和爱、情和义。
谈及推出“爱心食堂”的初衷,云和梯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说,梅竹村是梯田景区的核心村,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老人一日三餐都吃得比较简单,从那时起,公司就开始不定期组织老人吃爱心餐,并开展“爱心理发”“爱心拍照”等系列暖心助老活动,受到老人们的频频点赞。自今年4月起,公司将爱心餐的时间固定为每周二中午。这无疑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
在农村,如何保证饮食的营养均衡,成为摆在一些老人面前的现实问题,也直接关乎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爱心食堂”的出现,让留守老人吃上了“幸福饭”,更书写着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动人篇章。事实上,近年来从有关部门到社会各界,类似的关心爱护老年人、为他们排忧解难的举措和行动层出不穷。比如,一些街道办起“公益食堂”,有的社区建立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许多充满温情的爱老敬老服务送到了老年人的家门口、帮到了老年人的心坎里,成为“人间重晚晴”的生动写照。
一些看似普通的举动,于己而言可能是小事,于对方而言却充满感谢和感激。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这种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善意,就像暖手炉,为你我驱散寒凉。助人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大家搭把手、出份力,主动送上善意,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
“善人者,人亦善之。”那些温暖了我们的行善之人,大多是普通人,他们有工作生活的忧愁,有柴米油盐的烦恼。但正是他们,用最质朴的行动、最自然的选择告诉每一个人:善意是每个人心底的珍藏,是每个人触手可及的目标。涵养一点一滴的善意,经由不懈的品质修行和漫长的时间沉淀,就一定能达到不一样的人生境界,整个社会也将更具温情、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