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要闻莲都

雅溪镇:“红+绿”打造农旅融合生态强镇

  □ 记者 王秋蕊 通讯员 陈霞

  本报讯 莲都区雅溪镇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国家级生态乡镇,自然环境优越、生态资源丰富、红色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雅溪镇立足生态资源和红色文化优势,做好“红+绿”融合发展文章,打造农旅融合生态强镇。

  老课桌、大通铺,一走进雅溪镇岱后村,上个世纪特有的年代感扑面而来。平时,前来参观的党团组织和群众络绎不绝,暑假期间,不少中小学生军事夏令营也在这里开展,重走红军路、重吃红军饭,穿越历史烟云,感受红色力量。

  岱后村四面环山、风景秀丽,是中共丽水县委旧址所在地。2018年,该村将打造红色岱后党建教育基地确定为“消薄”项目,投资150万元建设,对县委旧址进行修缮,盘活闲置的校舍资源,修建红军集体食堂等,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基地一开放,就吸引了大批旅客,每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6万余元。

  目前,投资300多万元的红色研学基地提升改造项目正在火热推进,内容包括村口区域美化、环村登山道、梯田景观道、初心广场、红军亭等建设内容,目前已完成70%,预计今年11月份完工。

  “今年岱后入选浙江省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名单,我们刚刚启动对基地的再次提升工程,将利用红色文化开展村庄美化,以党建小品、墙绘图文等方式,展现当年革命斗争历史故事,营造更浓厚的红色氛围,吸引更多游客。”岱后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朱栽楠介绍。

  除了红色文化底蕴深厚,雅溪镇自然环境得天独厚,香菇、茶叶、溪鱼等传统产业有着一定的发展基础,但面临产业发展品牌化程度低、招商引资项目落地难等问题,如何提质升级,将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真正地转化成了金山银山,是当地党委政委面临的新课题。

  雅溪镇党委书记李爱勇表示,为了破解发展困境,雅溪将围绕“谋深一局棋、搭高一个台、打造一条路、做优一朵菇、做活一条鱼、做香一碗茶”的工作思路,全力打造“红色北乡,魅力雅溪”。

  雅溪镇是莲都区食用菌生产发源地、香菇产量占全区总产量的五分之四。在该镇香菇产量最大的两村之一金竹村的香菇基地,高大宽敞的香菇棚内,一排排菌棒整齐排放,这些小小的香菇,撑起了当地农民的“致富伞”。

  金竹村从2018年开始种植香菇,年生产香菇菌棒70多万段,经济效益可观。“以一个菌棒为例,除去成本,每个菌棒能赚4块钱,70万段菌棒,就有280万。”金竹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傅朝林介绍,为了提高香菇种植效益,金竹村里建设4间香菇冰库,共200立方米,可容纳3万斤左右的香菇,确保当地的香菇新鲜出售。

  下一步,雅溪镇党委政府将以金竹村香菇产业发展为基础,提升香菇种植技术,完善香菇产销一体化产业链,打造“古道香菇”品牌。

  雅溪顾名思义,水资源丰富,水质非常优良。2010年,丽水市重点农业项目——莲都区娃娃鱼种苗高科技繁养基地落户潘百村樟边畈,该基地占地面积150亩,投资额2亿,是我国最大的娃娃鱼种苗繁衍基地,带动潘百村50多位村民就业,200多名农户失地保险转为养老保险,每月有2000多元收入。

  雅溪镇党委政府将依托雅一水库及雅溪境内各河道水资源优势,立足库川、上黄等村原有溪鱼发展基础,抓好溪鱼绿色生态养殖,做大溪鱼产业,举办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雅溪溪鱼节,打造“雅溪溪鱼”品牌。

  “雅溪茶叶虽然总量不多,全镇共有1050余亩,但品质很好,我们将积极发展生态新茶园,加快恢复提升岱后等村老茶园,焕发茶产业活力,发展茶文化,打造‘北乡贡茶’品牌。”雅溪镇党委书记李爱勇说,除了香菇、溪鱼和茶叶,雅溪还将鼓励各村因村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农产品深加工,形成雅溪“3+N”产业发展新模式。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1-09-03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280315.html 1 3 雅溪镇:“红+绿”打造农旅融合生态强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