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刘烨恒 通讯员 吴梓嫣
从云和梯田到西子湖畔,从8月27日出发到8月30日抵达,云和父亲练奕万踩着一辆折叠自行车,用了整整4天克服沿途大小困难,到达了位于杭州下沙的浙江工商大学“打卡”。
“人这一辈子,不仅要坚持,还要付诸于行动。”这是练奕万一直以来对女儿的教诲,也是他在生活中对自己的要求。“这次骑行除了履行对女儿的承诺,也是为了证明自己。”
原以为是一句玩笑话
结果父亲说到做到
“如果你考上心仪的大学,再远我都会骑自行车去‘打卡’。”今年毕业的云和学生练展言原以为这只是父亲随口而出的一句玩笑话,结果父亲说到做到,真完成了这项承诺。
“出发前,我内心还是很忐忑的。”练奕万说,虽然十几年前就开始接触骑行,但从来没有骑过这么远的距离。不过,练奕万没有打退堂鼓,定下目标后,他开始查看导航,沿着省道规划路线和每日骑行路程,并做好自行车的轮胎、零件等安全检查工作,确保路上万无一失。
为了避开炎热的天气,同时利用周末两天时间,8月27日晚10点左右,练奕万向单位请了假,开始了从云和到杭州的骑行。
“一出发还没骑到大港头,我的膝盖就开始痛了。”带着紧张、兴奋、期待的情绪,出发没多久,练奕万的身体就出了状况——此前就有伤的膝盖开始隐隐作痛,大腿肌肉也开始发酸。
强忍着疼痛坚持到市区后,练奕万度过了外出的第一夜。次日醒来后,可能因为膝盖逐渐适应,他的情况好转不少,“身体的恢复,给了我很大的信心!”
除了身体的不适,练奕万还在骑行路上遇上了许多困难。在莲都到缙云的国道上,由于被隔离带遮住了视线,他差点被飞驰而过的车子撞上;在途经金华境内时,骑行在山间绵延的隧道内,由于没有非机动车道,练奕万只能在机动车道上与大货车并驾齐驱,一辆辆大货车从身边呼啸而过,让他心惊胆战;在东阳到诸暨的路上,练奕万自行车脚踏板破裂,没有地方维修车辆的他,只能踩着脚踏板残存的一根中轴赶路。
为了躲避高温,练奕万选在上午10点前、下午4点后骑行,每天他都要骑上近10个小时,最长一天骑了109公里。
365公里的骑行
为女儿也为证明自己
“一路上,沿途骑到有朋友同学在的地方,我就会与他们见上一面,和他们讲讲近年来云和的发展变化,聊聊云和的风土人情和美食美景。”见面后,朋友们提议要开车送练奕万去杭州,均被他果断拒绝。
8月30日,历时4天,骑行365公里,练奕万终于抵达了浙江工商大学。在大学校门前,他还与女儿的老师们一起合影留念。
“由于疫情,家长送孩子上学时,已经不能进入校园了。我就想,这样一趟骑行会更有意义。”练奕万说,今年高考,女儿如愿以偿考上了心仪的学校,“进行这次骑行,首先是为了祝贺女儿考上大学,以及支持女儿想报名参加2022年杭州亚运会志愿者的想法。”
此外,前段时间碰上的一件小事,激发了练奕万内心的激情,更让他下定了骑行去杭州的决心。
“那天我和家人一起到一家馄饨店吃大馄饨。店老板是同届同学,他和我开玩笑说,都是奔50的人了,大家都老了。”这一番话,让今年45岁的练奕万感慨万千,“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几十年就这么过去了。”
“人们都说,孩子上了大学,也就意味着父母进入了中老年,我觉得并不是如此。”练奕万笑着说,他想通过这次骑行,来证明自己还年轻,这对自己有着重要意义。
骑行路上募捐
他用善款助力云和教育事业
“出发那天,女儿送我到出城的地方,一路上不断提醒我注意安全。”对于父亲的骑行,女儿练展言十分支持,她曾经表示,一直以来正是父亲常说的“再坚持一下”,鼓励了她在求学途中不断前进。
当练奕万将在大学校门口的合照发给女儿时,他如愿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女儿给我点了一个大大的赞!”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骑行,练奕万还发起了一项爱心募捐活动。“出发前三天,我参加了县里第六个‘中华慈善日’主题活动,老李帮忙团、社会爱心人士们的爱心善举感染了我。”于是练奕万想到,是不是也可以借助骑行活动的影响力,为云和需要帮助的人们募集一些善款。
与朋友商量后,练奕万决定,在此次骑行活动中,开展爱心募捐活动。一路上,练奕万设置了一个二维码,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二维码献出自己的爱心。
“没想到,我的一个小倡议,得到了许多亲戚朋友们的支持。”每一笔款项,练奕万都一一详细记录了下来。到达杭州时,他得到了193名爱心人士捐赠,共筹集善款36079.28元。
“非常感谢每一位捐款的朋友,你们的爱心,我一定会送到最需要的地方。”这次的所得款项,练奕万将通过云和县慈善总会,全部定向捐赠给云和县教育局,助力云和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