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桑榆常青

  我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那时生产力极其落后,广大的社员每天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农耕生活,为的是多挣点工分、多分点粮食,好养家糊口。

  我所在的小山村,三面环水,一方靠山。那时的父母为了养活一家七口人,还供我们兄弟姐妹5人读书,累得筋疲力尽。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除了上学时间,我们就会去干一些活,如砍柴、挑水、放牛、拔草、割草等,有时甚至还会帮忙做饭、烧菜,另外还会去搞点“副业”、创点收回来以贴补家用。村里有个供销社生产资料门市部,会收购一些岩毛草、乌臼籽、黄枝等,于是姐弟几个会在周末、暑、寒假时间,或者充分利用午休、下午放学时间去搞一些东西来卖卖。一次能挣四五毛,多的时候可得1元钱。

  割岩毛草算得上是搞副业。收入相对来说丰厚一点,因此割的人较多,竞争十分激烈,而且这“宝贝”是长在岩石上,邻近山上已经很少,只能到远的地方碰碰运气,也许会有点意外收获。

  有一次,我和姐一起到离村三公里外的一座山上去割。该山很陡,一般人是不敢上山的,半山以下见不到一根岩毛草。我们继续往上攀爬,等快到山顶时,果不其然,有一大片又粗、又长、又密的岩毛草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高兴极了,犹如见到一片金子般。说干就干,我个子小又玲巧,在上面割,姐在下面,离我四五米左右。割呀割,等我们割到快要够一担,准备返家时,这时我脚下一松,眼睛一黑便失去知觉,并顺势滑下去了。不好!我掉下去就必死无疑。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我的身体被姐一把攥住。我姐吓得铁青着脸,慢慢扶我起来。经过检查,除一些轻微的擦伤外,并无大碍。姐结结巴巴地问我痛不痛,我回答说:没什么。她说:“没事就好,刚才一幕,真是吓死姐了,我们马上回去,这么危险的事情,钱再好挣,今后也别干了。”

  回去之后,这事也不敢告诉父母,免得父母替我们担心。之后不久,姐也出嫁了。从此,再也没有机会去割岩毛草了。

  小时候,我家的菜地上栽有一棵很大的柚树,结的果子多又大。柚子成熟时,父亲带我一起去摘。那时我才六七岁,在树下帮忙,把摘下的柚装进箩筐。柚树很高,父亲不能爬到树梢去,就只好用竹竿捅。我在下面背朝路坎,眼盯树梢。可能我父亲用力过大,突然一个大柚落到我身上。柚的冲力较大,我来不及反应,后退了几步,连人带柚滚落到菜地的路下去。好险,这路离地足足五米高!还好不是头先着地,我的身子又轻,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总算平安无事。

  还有一次发生在1980年的夏天,晚上8时左右,只有我一个人在家。我迷迷糊糊有点睡去,突然听见有不正常的声音。我立马爬起来,往门的方向冲去。正跑到门边时,只听见“轰”的一声,10米高的土墙,一眨眼全部倒塌。还好是墙边的两根木柱救了我,它把墙泥往外挡,往内的泥土很少,我才幸免于难。我全身都洒满了泥土,变成了一个泥人。当我发现自己完好无损时,真是庆幸啊!我父母听到消息急匆匆赶回来时,泥尘还未散去,屋里一片狼藉。父母说:“谢天谢地,只要人安然无恙就好,房子倒了可以重修。”

  少年时所经历过的这些困苦磨难也好,危险也罢,都已过去了四五十年,至今想起来,已然成为我心中“少年历险”,是与众不同又对自己而言无比珍贵的童年记忆。

  (市区 朱明海 56岁)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1-06-03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265247.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