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在莲都区残疾人活动中心,每天上午8点多,一群重度残疾的舞者早早聚集在此,他们坐在舞蹈轮椅上,跟着音乐节奏“翩翩起舞”。6月份,他们自编自导的轮椅舞《不放弃》将参加第九届残疾人艺术汇演,为了展现出最好的状态,正在每天加班加点地练习。
近日,记者走近这群特殊的舞者,听他们讲述自己走出阴霾、重新拥抱精彩人生的故事。
在家待了30多年
她最远只去过村口
一支舞蹈时长约5分钟,一次排练下来,45岁的胡华仙累得气喘吁吁、满头是汗。在舞蹈节目里,胡华仙要表演从轮椅摔到地上,为了演得真实,她次次都是真摔。“摔得多了,也就不疼了。”她笑着告诉记者。
为了挤出更多排练的时间,胡华仙早上3点多就起床做家务,送女儿出门上学后,她顾不上休息,立刻赶到活动中心参加排练。“和肢体残疾,困在家里相比,跳舞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胡华仙说。
4岁时,胡华仙因为小儿麻痹症再也无法站立。三十多年来,她一直用手扶着两张小板凳匍匐行走,几乎从未离开家,最远只去过一次村口。“那时候爸爸还在世,我伏在他宽阔的背上,那是我人生中最幸福的一天。”胡华仙有些哽咽地说,“之后,我结了婚生了女儿,但婚后和丈夫感情不和,现在女儿由我抚养。”
胡华仙倾尽所有培养女儿,希望她好好学习,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但她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也能走出村子,登上舞台,圆了从不敢说出口的“演员梦”。
舞蹈队里的队员,几乎都和胡华仙一样,有着一段悲伤的往事,受困于身体残疾,多年来无法走出家门、融入外面的世界。近年来,尽管我市无障碍设施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但很多残疾人无法跨越内心的坎,“担心自己不能适应外面的世界,害怕一不小心就会碰壁或是受伤害。”胡华仙说。
曾经找不到生活的希望
现在他们成了最耀眼的“星”
2016年,张莹成为太平乡残疾人专职委员,农村残疾人的生活状况让她十分揪心。
“政府为残疾人上了低保、买了保险,物质上他们基本不愁吃穿,但精神生活却十分空虚。”张莹说,有的残疾人除了一日三餐,每天都在马路边守着,浑浑噩噩地过日子,找不到生活的希望。
“我很理解他们,因为我也有过这样自卑、绝望的经历。”张莹患有先天性多发性软骨瘤,被认定为肢体三级残疾,小时候常被调皮的同学欺负、排斥,但她通过多年的努力,终于摆脱了肢体残疾的阴霾,顺利毕业、找到工作,“我觉得应该做点什么,帮助更多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外面的世界。”
2017年,张莹得知巨溪村在筹备乡村春晚,便找到导演为残疾人争取了一个节目。
“我站都站不起来,怎么能跳舞?”听到张莹的提议,胡华仙觉得是异想天开。
张莹从残疾人之家借来轮椅,送到胡华仙家里,看到自己梦寐以求的轮椅,胡华仙迫不及待地坐上去,刚想往前推,却重心不稳,狠狠地摔在地上。
这一摔,没有让胡华仙退缩,反而生出勇气,“站起来”是她从小的梦想,如今她要紧紧抓住机会,做一回行动自如的“正常人”。
就这样,张莹陆续找到乡里十几名残疾人,组成了一支特殊的舞蹈队。为了按时登台表演,他们每天不眠不休地练习,跟着音乐伸胳膊、转身、变换队形……这些看起来简单的动作,对于重度残疾的人来说并不容易,每一个细小的动作都要反复练习无数遍,因为长时间用手摩擦快速旋转的轮椅,他们的指甲都掉了、手上磨出水泡……
第一次演出很顺利,并且获得了不少好评。“这些年来,队员们时常活跃在文艺活动的舞台上,还组团去参加马拉松比赛,他们找到了人生的另一种精彩。”张莹说。
成功戒烟了,血压正常了……
他们的生活有了新期待
“现在啊,轮椅已经成了我的一部分,我出门买菜,‘跑’得比正常人还快呢。”胡华仙乐呵呵地说,曾今没有出过村庄的她已经和女儿搬到城里居住,一边在“残疾人之家”做来料加工,一边抽空参加舞蹈排练,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多亏了跳舞,让我接触了更美好的生活,也有了一群家人朋友。”胡华仙说,舞蹈队就像一个相亲相爱的大家庭,因为有相似的经历,所以更能互相理解,互相帮衬,队员们不仅参加排练、演出,还一起参加马拉松,去了宁波、金华、义乌等地旅游。
“原来残疾人坐高铁这么方便,全程都能无障碍通行。”53岁的杨凤成不禁感叹现代生活的便利性,以前他从来不敢想像自己也能去外地见世面。
25岁时,杨凤成在工地干活摔断了腰椎,虽然保住一条命,但却再也站不起来了。“人残废了,媒人介绍的婚事也黄了,往后人生也没什么意义了。”为了讨生活,杨凤成购买了一辆二手残疾人三轮车,靠着拉客赚些生活费,没事的时候就抽烟解闷,一天能抽四五包。
因为常年瘫痪,杨凤成的臀部溃烂,二十多年来一直没有根治。“前几年,队里的朋友开车带我到杭州治好了,你看我现在能搬重物,能跳舞,还能做高难度的动作呢。”
如今,杨凤成戒了烟,空闲时间专心研究舞蹈动作,已经是团队里的技术担当,有时还充当陪练,帮助同伴练习动作。在他的指导下,61岁的李建荣顺利登上了30厘米的斜坡,排练室里爆发出一阵掌声和欢呼声。
“一来跳舞,我的血压也正常了,整个人精神得不得了。”李建荣是安徽人,2017年来到丽水,她和丈夫王祖余在论坛上认识,网恋11年后,二人终于鼓起勇气“奔现”。
来丽水之前,李建荣始终被家人保护着,父母尽量给她舒适的生活。“我以前很害怕出门。”18岁那年的意外,是李建荣一生的噩梦,她在擦窗户时不慎摔下,造成高位瘫痪,腹部以下都失去了知觉。
来到丽水后,李建荣不仅找到了相知相惜的爱人,也重新找到了生活的乐趣。“丽水不仅山好、水好、人更好,在这里生活非常舒心。”李建荣说,她和同伴们一起跳舞、参加马拉松比赛,这都是她之前“不敢挑战的事情”。
记者 谢佳俊 陈炜 见习记者 周晓方
通讯员 谭洁平 杜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