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城事重点

  □ 记者 朱剑 麻东君 朱敏 通讯员 钟俊燕

  

  从遂昌县城出发,沿着蜿蜒的山间公路行驶1个小时,就到了金竹镇梭溪塘岭村。中共遂昌县委机关驻地旧址傅正友公祠、革命先烈唐公宪故居、遂昌县工农革命军武装暴动誓师大会旧址梭溪庙便坐落于此。近年来,梭溪塘岭村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拓展红绿融合发展之路,由此成为一个名气不小的红色村落。

  修缮红色遗址,成为红色研学基地

  梭溪塘岭村位于金竹镇东部,距遂昌县城51公里,如今有村民1000余人,是典型的革命老区。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里诞生了浙西南地区第一个县级党组织,创建了浙西南地区第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打响了中国共产党在浙西南领导开展武装斗争的第一枪,走出了以唐公宪等为代表的全省最早的一批中国共产党员。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成立了金叶和梭溪两个中共分区委,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和二五减租等运动。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中共遂昌县委及其武工队的主要活动地和驻地。

  近年来,梭溪塘岭村加强了对红色资源的修缮、管理。村党支部书记傅国军介绍,2013年,遂昌县拨付60万修复资金,对唐公宪故居进行修复,基本恢复了房屋原有的整体格局。

  从唐公宪故居出来,往北1800米,一面鲜红色的党旗格外耀眼。鹅卵石和水泥板铺就的通村道路尽头,便是中共遂昌县委机关驻地旧址傅正友公祠所在地。公祠大门正对面立有一旗杆,旗杆顶的红旗迎风招展。粉墙黛瓦的主体建筑为二进三开间,屋顶的马头墙相比四周的民房显得尤为醒目。但从前,这里也同样面临着同唐公宪故居一般年久失修的尴尬境遇。

  “县政府分别于1988年、2006年拨款对其进行修缮。”傅国军告诉记者,修缮后的县委机关驻地旧址先后被列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级党史教育基地。后来,它还成为了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地、县青年志愿者学习实践基地。一时间,梭溪塘岭村成了红色研学基地,村里的游客络绎不绝。

  以红带绿,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夕阳西下,落日余晖洒在梭溪塘岭村的青瓦泥房上显得别有一番风味,村子里的参天古树树影婆娑,与老旧民房的白墙灰瓦交相辉映,景致古朴自然。梭溪塘岭村有保存完好的古民居2座、古祠堂1座、古戏台1座、古道4条、古渠3条、古寺庙2座,被评为全省第二批(2014年)历史保护村落。这里保留着传统的民俗文化,打麻糍、做黄粿是每家必备的绝活,尤其是过年过节时热闹非凡。

  这些旅游资源随着红色研学产业的兴旺而得以挖掘,村子里的人流量渐渐多了起来,村民郑长煜借此机会开起了农家乐和民宿。“单是开办农家乐,一年至少就有7万元的收入,去年接待了900多人。”郑长煜说。

  除此以外,村里还拥有金竹镇面积最大种类最多的中草药基地——药王谷。2012年7月,遂昌县青苗中草药专业合作社在此成立,总出资额100万元,从事中药材、食用菌科研、生产开发、经营销售。

  傅国军表示,通过几年的努力,合作社在县委县政府和金竹镇党委、政府的帮助和扶持下,将先进的物联网技术运用于三叶青基质育苗,育苗连栋大棚2000平方米,育苗床1000平方米,可以年产三叶青种苗500多万株。核心基地700亩,其中钢架大棚300亩,年产三叶青20吨,产值达上千万元。

  “今后计划将药王谷基地打造成一个集旅游观光种植于一体的千亩中药材种植基地,这将带动我们村集体收入和群众致富增收。”傅国军说。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0-12-28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240708.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