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吕恺 通讯员 杜明明
本报讯 人工智能知识和技术是今后各级各类教育培养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内容。我市教育部门根据相关要求,积极开展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为全市10万学生授课,提升了我市学生人工智能意识和编程能力。
记者了解到,2017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建设人工智能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AI+机器人”未来英才培育项目可有效促进中小学校编程教育和机器人教育、提高学生人工智能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3年时间,我市相关部门开发建成了一系列的Pepper机器人课程资源,全市实现5000次相关课程,覆盖10万学生。促进Pepper机器人在信息技术学科、其他有关学科和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三年来,我市相关部门通过举办机器人制作、创客等活动,积极组队参与代表性的世界级机器人竞赛,如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等,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手实践能力和信息素养。还针对不同学段和类型学校,分批开展设区市负责人和项目学校负责人培训,举办教师教育机器人技能、专项微课程展示等,促进了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有效提升了教师的信息素养,培养了一批种子教师,培育了一批典型应用学校,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形成中小学校机器人教育的先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