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持“发展阶段不可逾越,发展阶梯可以跨越”理念,从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迈进的历史进程着眼,从解决丽水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入手,全面贯彻“八个坚持”基本要求,既注重对“十三五”期间重大任务、重点工作、重要政策的紧密衔接和延伸深化,又突出前瞻谋划,尤其是站在未来十年以后乃至更长时间的远景发展目标和长远发展期望回溯定位看五年、定五年,坚决克服和摒弃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的保守主义,敢于确立“用尽全力跳起来摘桃子”的目标,通过谋划一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战略抓手,特别是具有突破性、创新性、标志性、引领性、个性化和有显示度的重大行动举措,实现丽水整体发展方式和水平的跨越式重塑和提升。
2.战略聚焦、谋定突破
统筹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轻重缓急各有侧重,尤其站在全局高度充分审视丽水的比较优势和制约影响未来发展的明显短板和问题,着重就已经看准并基本具备条件或通过努力创造条件可以实现目标的重大战略作出方向性部署,力求尽非常之力、下非常之功、行非常之策,以“不干则已、干则必成”的决心和定力实现一个个的阶段性发展目标,积小胜为大胜,用不断取得的新突破塑造丽水未来发展新优势。
3.自立自强、乘势而进
既注重在广阔时空范围看待认识丽水发展所面对的“形”与“势”,力求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做到因势利导、顺势而为,进而积极以变应变,牢牢把外在变化所制造的“机会窗口”掌握在手中,实现借势而上、乘势而进;更注重充分激发各级主观能动,从上到下昂扬起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增强必须加快发展的内生劲头,特别是强调自主谋划和自主实现的自我发展能力,在重大改革、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平台策划方面坚决突破一般性,力求作出更多具有特殊意义和效果的战略安排,实现非一般性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聚焦“十方面重点任务”
1.聚焦创新驱动发展,激发绿色发展澎湃动能
加快构建浙西南区域创新体系。
培育壮大创新主体。
全面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精准适配。
营造和优化创新生态。
2.聚焦产业扩能升级,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
全力主攻生态工业高质量发展。
建设数字绿谷。
全面振兴现代乡村产业。
加快发展现代特色服务业。
加快激活水经济。
3.聚焦畅通经济循环,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
畅通高端要素循环。
全面促进消费。
扩大有效投资。
全面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
4.聚焦跨山统筹发展,推进市域一体化发展
构建“一带三区”发展新格局。
推动产业平台率先跨越。
建设现代综合立体交通体系。
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
5.聚焦重塑城乡关系,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提升中心城市规模和能级。
统筹小县大城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创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6.聚焦全面深化改革,增创市场经济体制机制新优势
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推进现代地方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加快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7.聚焦建设最美花园,打造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典范
推进大花园最美核心区建设。
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构建科学高效智慧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8.聚焦建设文化丽水,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全面深入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
全面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
9.聚焦推动共同富裕,共创幸福美好生活
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
推进教育提质发展。
加快建设健康丽水。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10.聚焦推进安全发展,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丽水
坚决捍卫政治安全。
全面加强经济安全。
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关键词:
抓紧落实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十项战略举措”
1.建设浙西南科创中心
在中心城市率先布局建设高端要素集聚、创新活力勃发的浙西南科创中心,建设浙西南科创产业园、科创小镇、科创走廊等重大创新载体,高标准、大手笔创建国际化双创人才特区,以超常规力度打造凝聚高水平科研团队、高新技术企业、高端资本协同创新的区域科创“硬核”。
2.打造高能级产业战略平台
以前瞻眼光和大胆魄力推进全市平台一体规划和体系重塑,推动“高精尖特”创新主体、重大产业、重要企业、重点项目优先向主力平台布局,力争“十四五”期间在高能级产业战略平台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
3.构建“一带三区”发展新格局
在思想认识的更深层次更坚决破除“不必统筹”“不愿统筹”“不敢统筹”“不会统筹”的障碍和惰性,从规划刚性上确立“一带三区”发展规划的统领性和先导性作用,在示范带动上加快形成标志性成果,通过“十四五”时期的持续努力,基本形成“一带三区”发展新格局。
4.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开展中心城市赋能扩容升级行动,实施“东扩、西进、北展、南拓”战略,构建“一脉三城”,高品质建设新时代山水花园城市。深化“小县大城、产城融合、组团发展”战略,加快县城向中小城市转变,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5.建设现代综合立体交通体系
坚定不移实施交通先行战略,推进综合交通五年攻坚大会战。围绕国家大战略谋划大交通,全力争取国家和区域交通干线连结丽水,推动丽水更好地融入广域交通干线网络,高水平打造浙西南综合交通枢纽。
6.建设大花园最美核心区
高标准创成百山祖国家公园,全域推进大花园核心区“1+3+N”工程,精雕细琢打造大花园“耀眼明珠”,串珠成链建设“多彩廊道”,点线面结合构建大花园景观系统。
7.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
坚持理论创新、制度创设和实践创造并重,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和经验,率先建成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示范区。全面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化、产业化实现路径,大力发展以生态产品为核心要素的生态利用型、生态赋能型、生态影响型产业。
8.以制度型开放构筑对内对外开放体系
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和市场化改革,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用好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自贸区改革机遇和“山海协作”制度优势,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市场、规则、标准等方面的“软联通”,打造更多科创、产业、经贸国际化合作“硬平台”,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9.构建以共同富裕为导向的持续增收机制
把共同富裕作为根本导向,把持续增收作为根本任务,稳住工资性收入增长势头,挖掘经营性收入增长潜力,拓展转移性收入增长空间,释放财产性收入增长红利,确保群众收入增速继续保持全省前列、收入差距稳步缩小。
10.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丽水
以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为目标,强化“五个统筹”,突出制度创新这个根本,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工作布局、治理方式、指挥体系现代化建设,推动社会治理迈向现代化、平安建设迈上高水平,奋力夺取“长安杯”。
关键词:
市委四届七次全会以来的主要工作
市委四届七次全会以来,丽水走过了一段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面对深刻复杂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特别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市委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以厉行“丽水之干”推进高质量绿色发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绩。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5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万美元,城乡居民收入增幅继续保持全省前列。主要体现在七方面:
1.众志成城战疫情,交出“两手硬、两战赢”高分报表。
2.纲举目张谋长远,高质量绿色发展体系更加完善。
3.聚精会神抓经济,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加快构建。
4.创新制度提效能,市域治理现代化扎实推进。
5.深化改革激活力,绿色发展动能显著增强。
6.真情为民办实事,交出群众满意的民生答卷。
7.坚定自觉扛主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记者 蓝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