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要闻庆元

  □ 通讯员 胡琦琪 胡松 胡志斌

  本报讯 在庆元,说起锥栗就一定会想到五大堡乡杨楼村。“杨楼锥栗”久负盛名,一直备受消费者喜爱。

  据了解,杨楼锥栗至少有300年的历史。上世纪50年代,杨楼全村有锥栗1600多亩,是庆元县著名的“锥栗之乡”。

  “以前锥栗是作为粮食的一种补充,杨楼人都是吃锥栗长大的。”说起锥栗,今年66岁的吴创举侃侃而谈,他家种的最老的四五亩锥栗林就有50多年,是个地地道道的老栗农。

  改革开放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香甜可口、营养丰富的锥栗受到了市场的青睐,它的经济价值也逐步体现出来。

  1995年,县、乡两级党委、政府便开始引导、扶持锥栗产业,杨楼开始了锥栗的商品化种植。

  吴创举也抓住时机,对老栗林进行技术改造,选育优质品种进行嫁接,新增种4亩嫁接锥栗林,慢慢地把“种锥栗”经营成了一项增收事业。据吴创举估算,他家品质好的锥栗每年能带给他1万元左右的收入,平均每亩有1000多元的收益。

  在杨楼,锥栗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然而,杨楼锥栗品牌还没打响以前,基本都是农户自己种、自己卖,经常就有农户的锥栗滞销。

  于是,2008年,杨楼村利用林权抵押担保,注资成立了庆元县金果锥栗合作社,负责统一收购农户手中的锥栗,然后再联系销售推广锥栗,极大解决了滞销问题。

  2011年,杨楼村还获得100多万元的特扶项目资金,建立县东部锥栗交易市场,于2012年建成投入使用,初步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的产业链,全村现有锥栗面积也发展到4000亩。

  不仅如此,杨楼锥栗还在技术创新、宣传方式等方面与时俱进。近年来,杨楼村积极与市林科院对接,改进锥栗种植技术,实现扩量提质目标,并且跟浙江理工大学合作,为“杨楼锥栗”设计品牌logo,做精品包装,进一步提升了杨楼锥栗品牌的知名度。

  经过多年发展,杨楼锥栗早已闻名遐迩。一片锥栗林让杨楼人逐渐走上了增收致富的“康庄大道”,老百姓的日子宽裕了,对生活的追求也更高了。

  近几年,杨楼村依托历史文化古村落保护与利用项目,获得了资金扶持,实施了外立面改造,建设了杨楼溪两岸亲水平台、整村改厕及污水管网等项目,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升。

  五大堡乡乡长张一男介绍,下一步杨楼村将以银屏山隧道开通为契机,因地制宜,利用好村内的古道、河流、林地等自然社会资源,集中力量抓重点、补短板,不断在基础设施建设、集体经济增收、农民收入增长等方面发力,将杨楼村打造成五大堡乡最美的“生态窗口”。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0-12-24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240210.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