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为冬至节气,是一年中白天时间最短的一天。冬至既是节气,也是传统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副主任中医师林丽红表示,在这阴极阳至的时日里,正是养生的大好时机,冬至养生,以调护阳气为重中之重。
阳气渐强,养生好时机
冬至当天,昼短夜长,时差达到极致。虽天寒地冻,却潜藏生机。
林丽红表示,冬至养生,以调护阳气为重中之重,建议可行艾灸神阙穴。建议于冬至前后四天,加冬至日共九天,每天艾灸神阙穴,每天一次,每次十五到二十分钟即可。具有提升阳气、温通经络,缓旧疾、祛病邪之功。
早睡晚起,御寒防感冒
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气,所谓“冬至一阳生”。冬至是“数九”的开始,养生首要任务就是防寒保暖。老人在早晚气温较低时少出门,适量运动。冬至后,阳气伏藏,养生当注重于“藏”,早睡晚起,勿过度操劳,避免急躁发怒,以免扰动闭藏在内的阳气。
“寒从足下生”,冬天腿脚的保暖尤为重要。对于血寒的人,可以每天坚持用热水泡脚。如果头部微微出汗,是最好的。此外,怕冷的朋友早上起来的时候,也可以喝杯姜糖水,能温脉养血。
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节,患心脏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要提高警惕,注意保暖,谨防发作。
饮食补钙,少食多餐
冬至这一天,阴极阳生,人体内阳气蓬勃,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进补时,饮食宜多样化,适当选用高钙食品,饮食清淡少吃肥腻和过咸食品。冬天阳气日衰,脾喜温恶冷,宜吃温热的食物以保护脾肾。吃饭宜少量多餐。
中医认为,女属阴,为凉性。女性如果不注意保暖就会出现月经不调、痛经等不适症状。女性冬至吃些肉类可中和寒气,加快内分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来应对严寒。
吃肉御寒,进补有禁忌
冬至吃羊肉有滋补功效,但吃完羊肉火锅后不宜马上喝茶,否则会使茶叶中的鞣酸与肉中的蛋白质结合,诱发便秘。羊肉也不宜与醋同食,因为酸味具有收敛作用,会使温补作用大打折扣。
羊肉也不宜与南瓜同食。因为南瓜属于温热食物,两者放在一起吃极易“上火”。同理,在烹调羊肉时也应少放辣椒、胡椒、生姜、丁香、茴香等辛温燥热的调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