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城事民生

  □ 记者 蓝倞 俞文斌

  

  “这里风景好,土菜好吃,廊桥又很有特色,还是有名的革命老村,来玩一趟特别值。”虽已是寒冷深秋,还是有很多游客在闲暇周末来到红色革命老村庆元县五大堡乡濛淤村游玩。

  廊桥故里的革命故事

  濛淤村村南建有濛淤桥,桥身为木拱廊桥,始建于元至正年间。1982年10月,濛淤桥被县政府确定为首批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廊桥旁边还有应岭岚古道、廊桥故里等休闲设施。

  在庆元的革命历史上,濛淤桥有着重要意义,其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进入浙江后攻占的第一座桥。战斗的胜利为先遣队进入庆元打开了通道,也为接下去先遣队攻占庆元奠定了基础。

  1934年8月26日,先遣队6000余人在军团长寻淮洲、政委乐少华、参谋长粟裕、政治部主任刘英及随军中央党代表曾洪易等率领下,由福建寿宁县进入庆元。经过两日的长途跋涉,28日凌晨,在小漈头击退拦截的保安队与大刀会后,经杨家庄、官局到温岙背,又突破大刀会的拦阻,继续前行,红军炊事班于午后时分到达五大堡乡濛淤村。此时,另一路拦阻红军的丽水保安分处军士分队与庆元县保安一中队,闻报红军已冲破保安队的布防,正向庆元县城前进,便立即从石记岱抄小路尾追过来,欲抄近路赶超红军,刚刚到达濛淤桥头附近,就与红军炊事班相遇。炊事班以暗语联系,对不明情况的敌军发起突然袭击,击毙保安队一名军官,保安中队、军士分队大乱,弃枪而逃,我军获得了胜利。

  为了缅怀革命先烈,发扬革命精神,濛淤村牢固树立“党建+”理念,自觉融入建设美丽“大花园”发展大环境,以一桥一古道,一溪两岸为依托,借力文化生态资源发展农旅综合体,先后建成集濛淤古廊桥、红色纪念公园、应岭岚古道、昶园四合院等景点。

  红绿融合的发展机会

  听着红色故事长大,濛淤村村民拥有特别的自豪感。2017年,在外经商多年的村民吴盛荣毅然返乡,在古道纵横交错、文化底蕴深厚的濛淤开了一家红色革命主题大宝古道民宿,温馨简约的风格吸引了来自县城乃至外地的游客,年收入有15万元。

  在吴盛荣看来,濛淤村南邻杨楼古文化村,东南接黄石古道,西南方有应岭岚古道,景点丰富。“随着红色濛淤的旅游开发,每年还有许多单位和学校来濛淤开展重走红军路和缅怀革命先烈活动,周边餐饮、住宿产业迎来了发展机会。”

  如今,吴盛荣成了村里的党支部书记。他一心扎根濛淤,带领村党支部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将“主题党日”开到专业合作社里,将党员志愿服务力量下沉到旅游扶贫开发中,继续开展“我是党员我带头”活动。退休干部、老党员周承昌带领大家修建进村牌坊,党员吴应长带领大家修整村庄古驿道,个个投工投劳,干得热火朝天。

  “过去村里一直走传统农业发展的老路子,富不起来,聚不齐心。现在村里游客如织,我们赶上了好时代。”吴盛荣明白,只有凝聚大家的力量,小山村才有希望。

  如今,走在濛淤村道上,房前屋后绿意浓,沿着村道步行至濛淤桥,一步一景,仿古大道美观大方,八角凉亭古色古香,卵石花坛韵味十足,停车坪、公厕等基础公共设施一应俱全。

  据吴盛荣介绍,接下来,濛淤村将借助美丽城镇建设契机,乘势而上,推进AAA级景区创建、乡村振兴等工作,把“廊桥故里,红色濛淤”的招牌擦得更亮。“我们将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党建工作与旅游发展深度融合,积极构建‘红色’党建与‘绿色’旅游互动双赢新格局。”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0-12-11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238010.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