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廖王晶
灯塔一村要拆了,这虽已不是新闻。从人潮拥挤,到逐渐冷清,与她发生过感情联系的我们,还是不禁感叹:时光,你慢点走可好!
连日来,记者采访了不少这座位于丽水钟楼后面的城中村居民、租户等,他们脑海中泛起了不少往日回忆的涟漪。
旧回忆
灯塔一村,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拥有满满回忆的地方。
1979年前,钟楼北面还是田野,1979年,田野之中第一幢泥砖房拔地而起。丽水市区第一批享受改造红利,来自老车站、丽阳门、中山街等区域的被征收户、云和紧水滩水库的移民户等齐聚于此,灯塔一村就这样来了。
从1户、2户、3户……到现在的500多户,从无到有,灯塔一村慢慢聚集起了浓浓烟火气。
老涂猪肠粉干、吴记猪头瓣、南明熟食店……说起灯塔一村,里面肯定有不少你曾光顾过的美食店。
董小姐是来自青田的一名幼儿园教师,十年前她曾在继光街夜市经营一家女装摊位。
“灯塔一村要拆了吗?这里我可印象深刻,因为第一次喝醉酒就是在这里。”得知灯塔一村即将改造的消息,董小姐笑着说起她的“回忆杀”,十年前的那个夏天,她在灯塔一村的一家拍档店第一次品尝了丽水特色美食猪头瓣,还和小姐妹们“干掉”了两箱啤酒。
虽然那一年在丽水生活记忆已有些许模糊,但是董小姐对那一晚的灯塔一村却记忆犹新。
除了灯塔一村的美食,这里还是不少初入社会“打工人”的第一站。
由于灯塔一村位于中山街的核心地段,工作生活便利,很多第一次参加工作的年轻人,都在这里拥有租房生活的记忆。
小徐、小马和小陈,目前是市区一家通讯公司员工,7年前一同入职的他们为了减轻经济负担决定一起租房。
“当时我们就租在灯塔一村,一套80平方米的2居室,睡在小书房的我一个月只需要付不到300元的房租。”想起当时的生活,小陈笑着说,当时他们三个都是“单身”,如今7年过去了,大家都有了小家庭,但是灯塔一村三年的合租生活对他们来说都是美好的回忆。
新生活
“马上就要离开这里了,开启新的生活……”几天前,家住灯塔新村169号的李君根把最后一件家具搬上面包车后,回首望了一眼居住12年多的地方,眼中透露一丝不舍,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生活的期待。越来越多像李君根一样的被征收户开始告别过去,即将开启新的幸福生活。
在这里居住多年的李君根,一直对周边的卫生环境不满意,同时停车难也是困扰他的难题之一,今年借着城中村改造的良机,他已经去购买了新房。“这个区块太拥挤了,空气也不太好,现在能换个好的环境居住我们全家人都非常满意。”
就在同一天,72岁的杜士元老人和老伴一道回到老宅收拾家当,准备搬去新家。“新家刚刚装修好,环境很不错!今天过来把剩下的一点东西搬过去,也算是和老房子告个别,以后就听不到钟楼的钟声喽……”
熟悉的街坊已经搬走,熟悉的钟声不能再回响耳畔,老人言语间流露出了不舍,但也饱含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1985年就住这里了,现在要搬走,虽然很不舍得,但毕竟新家的环境比灯塔这边好多了,我们的晚年生活也更舒服,心里肯定开心呀!”杜士元老人说,这些天他和老伴时不时就会回忆起在灯塔一村生活的点点滴滴,都说人上了年纪,尤其是到了晚年,对于身边的老物件就越发的留恋,但老两口也互相宽慰,“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生活总是越过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