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桑榆常青

  都称今年是冷冬,属极寒天气。如今虽已进入冬季,但沐浴着暖暖冬阳,我真的很难将冷冬联系起来。和老友聊天,他们异口同声认为,现今气温和往昔比,实在暖和了不少。看到《丽水日报》副刊上的一篇散文,文中回忆往昔晒番薯丝的时光,那就是结冰的日子,山里很多人都已经用火盆烤火了。可眼下也正是晒番薯丝的日子,冰块呢?看来只能到冷库里找了。沧海桑田数十年,天气变化怎么如此奇幻呢?

  记得我读小学时,也就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冬天是真的冷,有一年丽水的大洋河,整个河面全部结冰。大洋河的水是缓缓流动的,流动的河面能结冰在丽水城里委实不容易碰到。我眼瞅着一个年轻人为了验证冰面的结实程度,小心翼翼爬到河床稳稳站在大洋河的冰面上。

  丽水油泵厂前面原来有一条长长的城河,里面有很多的大鲫鱼。每年到了最寒冷的时节,每天早上我就会和我二哥跑到河边,沿着河岸细细寻找。因为天气太冷,河里的鲫鱼吃不消冻,部分体质较差的鲫鱼在这个时节被冻得半死不活,它们晃晃悠悠或一动不动躺在河底,肚皮雪白鳞片金黄,岸上观察一目了然。此时我二哥就会高挽裤腿蹚到满是冰碴的河里,放心大胆用手抓鱼。有的大鲫鱼感觉到人的体温,还会往人手掌里靠,每天早上我们都会抓到五六条半斤重的鲫鱼。拿回家刨上萝卜丝,满锅的萝卜丝鲫鱼冻就是那段时间的美味。

  不用说蒸糖糕包粽子洗箬叶时满脚盆窸窸窣窣的冰碴,就是睡在没有天花板或棚顶的床上,碰到极寒冷天气时,早上醒来,你可能会看到被子上一层薄薄的白色霜冻。一老茶友曾和我说起被子上盖了一层霰的故事。“霰”丽水话叫“雪籽”,每每在下雪前打头阵,之后纷纷扬扬下大雪。霰由于体积小圆圆的,所以特别会钻缝隙。那些年是瓦片屋顶,不少人家没有顶棚,再加墙壁密封程度差,所以一下雪籽,房子里就会窸窸窣窣落起雪籽来,不经意间脖子就猛然凉凉的。早上睡醒,常会看到被子上有一层雪籽,它们完好无损粘附在薄薄或是铁硬的被子上。

  大雪过后,瓦沿上特别是汇聚雨水的瓦缝处,满眼都是胳膊粗的冰棱,丽水话叫雪娃。我们这些小孩就用晾衣服的毛竹将冰棱小心翼翼套入毛竹的洞里,轻轻一拗“啦啦”脆响,冰棱就断在毛竹的洞里了。虽然身体寒飕飕得抖颤,但我们却将冰棱当冰棍,“呲溜、呲溜”将无味的冰棱吸得欢快。

  冷得寒透骨髓,最无奈的就是课堂上的跺脚。那年月早上吃点稀饭,衣着单薄,脚上一双解放鞋。我们走着跑着上学,没多久脚汗就将袜子湿透。一旦坐到四面透风的教室,没几分钟寒意袭来,渐渐两脚发麻疼痛如针刺般,用丽水话形容就是“脚都冻下来了”。实在挺不住大家只能跺脚,于是,教室里跺脚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我是真心企盼早一秒下课,趁下课时间抓紧跑跑步,让脚再次暖和恢复知觉。老师深切体会到学生的苦楚,或许他们也有同感,所以对跺脚是不会责怪的。

  今天,新浪文友用一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描述黄河水突然漫进山西河东的河床,称是多年未见的奇景。我的家乡也一样,仅仅过了50来年时间,天气变化就这么大!

  (市区 何益林 63岁)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0-12-03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236492.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