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六年级的小学生,我从出生开始便生活在幸福美满的家庭:父母关爱,经济条件优越,家里有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和智能实用的家用设备,多样可口的美食应有尽有……一切的一切让我都很知足,可是我那严肃的爷爷却很少展露他满意的笑颜,他总说“菜烧太多了,浪费”“衣服旧一点儿也要再穿穿”……我一直想,爷爷什么时候才能开心地笑笑呢?
今年春节,大家聚集在爷爷家一起吃年夜饭,爷爷和他的老朋友聊起了过去的事。我好奇地钻入爷爷的圈子,听爷爷讲那些年的事情。
“现在的生活真是变得越来越好了,哪像我们从前,吃穿住行样样都难。”爷爷感慨道,“现在村里都奔小康啦!” 什么是小康呢?我满头雾水,什么是小康,我把头转向了妈妈。妈妈告诉我,小康指的是物质生活的改善,居民个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我似懂非懂,又悄悄转过头去聆听爷爷的话。
“你们还记得不?以前啊,我带着孩子他妈挤在一套2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只有一盏昏黄的15瓦灯泡,屋子里还像样的家具就是他妈嫁过来时赶制的衣柜、一套老式桌椅,还有一张用木头随意拼搭的大床。夜晚,总是有数不清的蚊子飞来飞去,孩子他妈就拿着大蒲扇赶蚊子,觉也睡不好。我也没有什么文化,只有一身种田的本事,只能拼命地干!还好两个儿子争气,考上了好大学,大儿子如今创业有成,小儿子在事业单位也稳定。”说到这儿,爷爷嘴角不禁微微上扬了起来。
“老李,你家这是成功奔小康啦。”一旁的老孙爷爷羡慕地拍了拍爷爷的肩膀说。“可不是嘛,我们大家生活都好起来了,你看,新农村建设帮助我们大家造了洋气的小别墅,村容村貌翻天覆地,大家伙吃穿都不用愁啦!” 爷爷兴致勃勃地说着,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我津津有味地听着,心中不禁感慨:原来小康生活也是来之不易的呢!是啊,许许多多的家庭随着国家前进的脚步,生活有了质的飞跃,都迈进了小康社会。我们作为当代小学生,作为国家新时代的接班人,应当珍惜当下,发愤图强,帮助更多贫苦家庭改善生活奔小康,让小康生活传遍祖国的每个角落!
莲都区囿山小学603班 李尤然
指导老师 蓝东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