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的新年毕竟最像新年。今天是腊月廿四,我们带着一车年货,去给外婆拜早年。外婆是农民,六十多岁了,但每次回去,我都充满期待,因为她身上总会有些“新”的东西。
到外婆家已是傍晚时分,一进家门就闻到了一阵馋人的饭菜香。寻味望去,餐桌上已经摆满了各种佳肴,有松子鲈鱼、油炸响铃、笋干老鸭煲……
晚饭时,我忍不住追问这桌饭菜是哪位厨师的手艺。看着我疑惑的小眼神,外婆转身回房间拿出了本红艳艳的证书给我。我接过证书一看,上面赫然写着“某某某同学已从我校烹饪专业结业”,落款是“松阳县老年大学”,还盖着一个圆圆的红章。外婆得意地看着我,“怎么样?外婆厉害不?我在县城带桐桐(舅舅家的小弟弟),白天他上幼儿园,我就去上老年大学,还结识了许多新朋友呢……”
“晚宴”结束,收拾妥当。外婆走进房间,换了一身漂亮的衣服出来。难道这是外婆过年的新衣服?看着我满脸的问号,外婆又笑了,“这是演出服,村里正月要办‘村晚’,外婆今晚要去彩排。宝贝你跟我去看吗?”于是我们一起来到梧桐口村的文化礼堂。听着《采茶舞曲》欢快的音乐,看着轻盈的舞姿,我仿佛看到了村庄周围漫山遍野的茶园,仿佛看到了外婆在绿水青山间快乐地劳动。
爸爸曾告诉我松阳的茶叶市场是全国最大的茶叶集散中心,外婆家一年光茶叶的收入就有三五万元……看着台上十六位“少女”轻快的脚步、翻飞的双手,我觉得外婆跳得就是他们的生活呀……
直到睡觉前,我还在夸外婆,妈妈却说了一些让我惊讶的往事:三十年前,搞运输的外公年纪轻轻就成了村里第一个、县里响当当的万元户。但是之后的一次事故,让家里背负了几十万元的债务。没日没夜工作还债的外公,不久又出了第二次事故,失去了劳动能力。当时妈妈正读大学,舅舅正读警校,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全压在了外婆身上。几年后,舅舅和妈妈工作了,账也快还清了,但外公又走了。那时候的外婆啊,可是整天絮絮叨叨悲悲戚戚,好在现在外婆身边有了一个知冷知热的新外公。
今天的见闻,让我惊异,让我难以入眠。窗外,传来一道道绚丽而耀眼的光芒,那是村里的人们在放烟花,那是他们在“祝福”。祝福,是这土地上的传统,那千百年来的祈愿,正在这土地上变成现实……
迷迷糊糊间,我为幸福的外婆祝福,我为这欢乐的村庄祝福,我为这美丽的土地祝福……
莲都区中山小学601班 黄 煦
指导老师 李周建